国富论|从制针业分工延伸到全媒体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国富论》可以说是学习经济学必读的一部书,它由“现代经济学之父”、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撰写,也是亚当·斯密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
这是一部18世纪写的书,到21世纪的今天仍然让人觉得非常有现实意义。读一读《国富论》,让人受益匪浅。
第一章是论分工,书中以制针业为例来讲解分工带来的生产力的增进。如果一个人没有经过任何制针培训,也不熟悉制针的工具,那么他一天恐怕连一枚针也做不出来。但如果分成抽铁线、拉直、切截、涂颜色、专职包装等18道工艺流程,假如一共10个人来制针,且其中有人从事两三种分工,这10个人每天可以制成四万八千枚针,平均每人可以制作四千八百枚针。分工流水线作业原来可以这样强大!
【 国富论|从制针业分工延伸到全媒体】由此联想到自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时代,要求采访人员成为全媒体采访人员,既能采写,也能拍照,还能摄像甚至是后期剪辑。假如还能当主持人、写评论文章那就更好了。那么,这样的要求会不会与“论分工”相悖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比如一个制针厂,还是18世纪的制针厂,分工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增进并不是说每个人只会一种分工或者几种分工,而是他在特定的环境下只做一种或几种分工。试想,如果一个工人只会一种分工,比如是包装,他算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制针厂工人,相比另一个会十八种分工的工人,谁更有机会找到工作,谁更有机会自己开一个制针厂,谁更能推动制针行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答案不言而明。
我们常说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发展,目前其实已经没有单纯的报纸或者电视台,连单纯的PC端网站也没有,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制作短视频,都在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资讯的传播,报、网、端、微齐头并进。
全媒体时代是大势所趋。“要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这是我们的前进方向。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要从思维方式上进行转变,全媒体时代需要全媒体采访人员,努力做到一专多能。其次要坚持内容和技术相结合,文字采访人员需要学习摄影、摄像技术,摄影、摄像采访人员需要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技术和内容不分家,互相促进。第三要提高沟通能力,全媒体时代对效率的要求更高,过去采访一个月的内容,现在可能只需短暂几分钟的镜头便完全展示,这就需要采访人员在采访前期做足功夫,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
同时,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关键时刻能顶上去。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造福社会。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明确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标是“富国”和“裕民”,而“裕民”在先,只有民众富裕了,国家才能富强。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采访人员、媒体和社会。采访人员通过不断学习成为全媒体采访人员,采访人员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推动了其所在媒体的不断发展,而媒体的不断发展又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pantone|从“中国红”开始,解码千年传统色
- 反派@四本黑暗流小说,主角化身反派,横推四方,从头燃到尾
- 电话|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
- 接纳!《论语》:改变命运,从学会接纳开始
- 小说$深爱沈从文的小说,细品他十句格言,文化底蕴深厚,凸显其人生观
- 反差&从一场生日宴的安排,看两个女强人的性格,反差真大
- 豪爵|主要通勤,周末跑烂路去钓鱼,从越野车看到了ADV,如何选?
- 书法|评展 | 失去灵魂的书写——从一场清代楹联展谈起
- 仪式感&忙年|从70后到00后,代代都有自己“专属”的春节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