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泉州十二时辰:重返“刺桐”( 二 )


除了居家备茶,许多泉州人也是茶不离身。闲暇时随身携带几泡茶,出了门来到落脚的地方,一张八仙桌,几条长板凳,一字摆开的茶盏,几十个茶杯列成方阵,一场茶韵雅集就可以开始了。
老泉州都会记得过去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茶肆,俗称“茶桌仔”。“茶桌仔”往往又是“讲古”场。一壶茶,慢斟浅酌,听“讲古仙”讲《三国》讲《水浒》。如今街头“讲古”虽不见,但城中茶馆还可得偿所愿。
泉州人爱茶,不仅爱饮,还爱斗。这源于铁观音得天独厚的神韵,也源于闽南人巧夺天工的制茶技艺。在泉州,茶店星罗棋布,常常可见一条几十米的小街,茶叶店就有三五家。于是,“斗茶”成为泉州人找好茶最好的途径。每逢新茶上市,形式多样、规模不一的“斗茶”就遍地开花。
18:30 泉州府文庙南音戏台
在泉州,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文化宫或文庙某一角,被一群表演者的声音所吸引,好奇地走入露天观众席里,找一个座位坐下,吮一杯浓茶,开始聆听泉州街头巷口都有可能飘出的南音。
我们应该庆幸在泉州可以看到这样的形式,把“御前清曲”平民化,方便了聆听的可能性与民众的参与度。尽管舞台不够完美,音响中夹杂着轰鸣,还有那些浓妆艳抹的舞者和台下来回走动的观众,都让南音与殿堂级艺术的猜想相去甚远。然而,这正是南音在泉州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的证据。
民间故事的性质,将欣赏南音的入门台阶放到了最低,南音讲述的故事,所有人都能“听懂”。南音唱腔中的一个起承转合,琵琶中的“一点”“一挑”,不仅是唱者与乐手之间的默契和对话,更是听者与曲中的人物交心交情的沸点。
南音之所以能世代相传、久唱不衰、新人新曲不断涌现,与泉州人对南音的执着追求与默默奉献是分不开的。自古,海内外就有从泉州引进资深艺人去设馆授徒的现象。因此,海外用泉南腔予以吐音叫字的演唱规制一直没有改变,其演唱、演奏风格,亦保留着故乡泉州的传统特色。南音那深情、悠久的旋律,与具有清商乐的“古士君子之遗风”,最能勾起海外赤子的思乡之情。
19:15 泉州梨园剧院
“光明之城东门附近的一大片地方,舞台在灯笼和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一到晚上,这里有很多演员和歌手,至少有100个剧团,每个剧团都站在自己的舞台上,剧团周围都有一大群人,在等待着演员的台词和乐队的演奏。”1271年,一位叫雅各的意大利犹太商人冒险远航东方,来到刺桐,在其著作《光明之城》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泉州。
且不论雅各讲述的记忆真实与否,南音、梨园、高甲戏等传统艺术,至今仍在泉州广受欢迎。
南宋末年,宋室小朝廷南迁,皇家子弟因思念故土,将中原文化的精髓带入泉州,横挑龙头凤尾扁担的“七子班”梨园戏,亦跨出官家富室的门槛来到民间,进入勾栏瓦肆之间。被称为“宋元南戏遗响”的梨园戏,就这样在泉州民间生根蔓延。
夜晚,泉州梨园剧院前广场,总是有人三五成群地在“候场”,其中不乏年轻人和带着孩子的父母。这些福建省梨园实验剧团的“忠粉”,生怕落下一场演出,哪怕是他们已反反复复看到都会背的剧目。
文化源自人类的生活,而生活又反映着文化。一座以历史文化著称的城市,拥有星罗棋布的文物遗址和依然鲜活的传统民风。出于肆、入于邑,清明插柳、端午裹粽、冬至搓丸、新年买橘,在岁月的起落中繁衍生息,久远的历史在这里触手尚温。
颜瑛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刺桐|泉州十二时辰:重返“刺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