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读者文摘》,当年站在杂志顶端的一个纯粹的“公知”!
文章插图
曾几何时,报刊杂志充斥着大街小巷,那时候的网络不像现在这样便利,更主要的是,乔布斯的智能手机还没有横空出世!上网要对着台式机大大的显示屏,普通百姓心疼电钱,不会让电脑整天开着,只有在下班回家或是有大段空闲的时候,才会在电脑上接受各种信息。零碎时间里,各种报刊杂志便有了用武之地!
文章插图
那时候,有点儿文化的人家里,虽然书是第一位的,但报纸与杂志是必不可少的。谁的家里没有过一摞摞的报纸?谁家的床头没有过一两本杂志?当年热衷琼瑶与金庸的那些年轻人,是报刊与杂志的双料亲密伙伴。把头埋到里面的那种专注模样,和现在沉迷手机的样子是一个德行!报纸是老少咸宜的,杂志却更加讨年轻人的喜欢。情感类烂大街的杂志,《知音》独占鳌头,唯一能让其低头的杂志,当属大杂烩类的《读者文摘》了!《读者文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只要是家里有中学生,家里的人几乎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其有所了解。
文章插图
《读者文摘》本来是甘肃的一本地方性的杂志,因为其大杂烩的特性,能吸引各阶层的读者。又因为当时的人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其中所摘抄的文章,读来又都是很有道理的样子,让其在短短几年里名声大噪,异军突起。从一本地方性的小杂志,很快成长为一本全国性的大杂志!后来,树大招风,因为触犯了美国《读者文摘》的名讳,不得已改名为《读者》!之后的几年,《读者》杂志逐渐达到了它的巅峰!
文章插图
从一开始的电视一家独大,到电脑网络走进寻常百姓家里,囿于接受讯息方式的相对不便,在那些年里,《读者》很好地为年轻人提供了这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便利。九十年代,人们的学历普遍不高,年轻人正在求学阶段。更有大量的初中高中毕业生走进社会,分散到各个城市打工。出国留学的大潮还在酝酿,年轻人对西方的感觉,除了通过正襟危坐的电视与充斥谣言的原始网络空间获得,剩下的就只剩下猜了!而《读者》正好填补进年轻人头脑里这个猜的空间!
文章插图
前面说过,《读者》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在于她里面的很多摘抄的文章,读过之后,令人觉得好像很有道理!《读者》的文章里,除了情感暖文,还有着大量关于西方的心灵鸡汤。诸如华盛顿小时候砍樱桃树这样的劝人向善文,富兰克林雷雨天放风筝的为科学而献身文,白人殖民者为感恩美洲土著而设立感恩节的温情感恩文,欧洲战场炮火之外的敌我双方士兵之间的人性关怀文!
文章插图
如同是前些年我们的小学英语教材中,小明与小红总犯错,而Tom与Mary往往是道德说教者一样,《读者》中有许多对比性的文章,以一种低谷仰望高山的姿态,将西方文化以一种衣着光鲜的唯美方式,呈现到数量庞大的读者面前。这些文章或是随笔,或是故事,其本意虽然大多是纯粹的警世与呼唤,但这些摘录与编造的故事,给了读者一个巨大的错觉,认为远在天边的整个西方,是温馨的世外桃源!再看看生于斯长于斯,为生存而不断奔波的国内生活,相比较之下,总是有些灰暗与粗糙。
- 复生@连载|《丰子恺自述》07:王囡囡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小说$6本男主假高冷小说,强推《镇河》好好笑,作者脑洞未免也太大了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我们的天才儿子|《我们的天才儿子》常来的浙图,浙图找出了他的翻译十部作品
- 儿子|感动!这个温柔且沉重的“杭州版”《美丽心灵》字字戳中内心……
- 韩貂寺#雪中悍刀行:徐凤年6大仇人,韩貂寺最弱?杨太岁、柳蒿师不如他
- 打火机与公主裙@「推文」《我的城池》《打火机与公主裙》|校园甜文|痞帅x乖乖
- |茅奖小说《暗算》出版20年,精装版归来继续密码和人心全解密
- 康有为#除了《美的历程》,还有这些李泽厚的经典著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