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宏|向大海要田————与《耕海》创作者的对谈

[编者按]从 1974 年的全国美展到 2016 年红砖美术馆“永远的抽象” , 《耕海》这一富有诗意的作品被放置在不同语境中进行解读 。 2020 年第 3 期《油画》杂志选用《耕海》局部作为封面 , 本期《油画》编辑部邀请汤集祥、余国宏两位创作者 , 围绕《耕海》的形式、内容等问题进行对话 , 尝试进一步探寻作品的当代意义 。 文 / 汤集祥 余国宏 王青云 。
余国宏|向大海要田————与《耕海》创作者的对谈
文章图片
汤集祥、余国宏《耕海》油画 78.5cm X88.5cm , 1974
《油画》:《耕海》中的这一场景是您和汤集祥先生为了美的需要而“虚构”的场景?还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真实劳动场景?画中的取景地具体是在哪里?作品中表现的是一天中具体的哪个时间段?
余国宏|向大海要田————与《耕海》创作者的对谈
文章图片
汤集祥
汤集祥(以下简称汤): 我们俩真没到过某一具体地点的填海造田 , 但是画中此种情景却非虚构 。 20 世纪 70 年代 ,全国许多地方围海造地 , 壮观的场面摄影常常见诸报端 , 如人民日报报道 。 而《耕海》的触发是因有一次我回海南探望年迈的母亲 , 坐在客轮船尾 , 瞧见一群海鸥跟着高高低低叽叽嘎嘎地追逐着 。 问其故?说是因为螺旋桨倦起海里生物 , 它们在那里寻食 。 我忽然被触动 , 有所联想 。 记起前些年 , 我曾去过中山县民众公社体验生活 , 民众公社是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的典型 。 我们在大队阁楼上住了好一段时间 。 阁楼窗外是一望平坦的大沙田 , 拖拉机昼夜耕作 , 履带的撞击声 , 伴随我们的白天、黑夜与清晨 。 我观察到早上太阳刚要升起 , 大地还笼罩在灰紫色调中 , 拖拉机两盏柠檬黄的灯光闪烁着 , 一个诗意画面感就有了 。 再把我回琼船上的所见并置在一起 , 将海鸥追逐客轮换成海鸥围着拖拉机起舞 , 合情合理 ,画面便一下子有了新意 , 有了精神 , 有了激情 。 因图得题 , 直白了当:“耕海”两字 。
余国宏|向大海要田————与《耕海》创作者的对谈
文章图片
汤集祥《禅修图》
我们的思想水平技术能力 , 不足以画众多人物 ,复杂情景的宏大叙事 , 自知之明 , 量力而为 , 只好用点小智慧 , 所谓四两拨千斤的方法 , 表现生活一角 ,一个侧面 。 而围海造田也关系着国计民生 , 又碰上自己有过这样体会与感受 , 便高高兴兴满腔热情地画了 。
《油画》:把拖拉机开进浅水中耕作是为了种植农作物 , 还是工程建设的需要?这是否也反映了当时的国人对祖国“现代、富强”的一种憧憬和期待?
汤:拖拉机开进围起来的滩涂 , 究竟是为了耕地种植农作物 , 还是工程建设需要 , 我们想都是有可能的 。 但凭当时的记忆 , 好像是为了向大海要田 , 像我们广东潮汕的牛田洋 。 地少人多 , 粮食是很紧要的 ,能吃饱已经很满足 。
余国宏|向大海要田————与《耕海》创作者的对谈
文章图片
汤集祥《感恩使者图》
《油画》:在很多艺术史资料中 , 《耕海》是在1974 年创作完成的 。 但是就画面来看 , 似乎作品并不具备“文革”时期艺术中较为典型的“红光亮、高大全”的时代特征 , 反而好像是在“规避”某种时代的主流语言 。 能具体讲讲您和汤集祥老师在创作时的构思和想法吗?
汤:从内心深处来说 , 我们从来没有“规避”什么时代的主流语言的想法 。 我认为 , 我们是与时代亦步亦趋 。 至于理论家认为我们的作品是对“文革”时期“红光亮、高大全”的反叛 , 那是理论上的简单对比 , 不一定符合我们的实际 。 我们尊照时代 , 我们也尊重自我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