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宏|向大海要田————与《耕海》创作者的对谈( 三 )


《油画》:如今距作品完成已经将近五十年了 。 回首这半个世纪 ,就从绘画的造型、色彩、媒介等从形式语言上来看 , 二位先生如何看待当时的这个创作?从《耕海》之后 , 二位先生又在艺术创作上有着怎样的思考?目前有着怎样的艺术追求?
汤:不知不觉中此作至今已近五十余年 , 在这半个世纪中 , 此作略得一些赞誉 。 有人 , 甚至不止一位当红的评论界大咖 , 私下告诉我 , 都曾临摹过此画 。 我们俩也受命为驻外使馆、博物馆复制多件此作 。 然而 , 这些都已是过往的事 。 想当年 , 我们俩都是三十刚出头的青年 , 艺术修养单薄 , 观念境界肤浅 ,此作只是某一时间段 , 某一点上 , 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 作品还有很多不足 , 如滩涂画得比较平 , 特别是使用颜料上还不地道 , 尤其是画布颜料质量不十分好 ,容易脱落变色等 。
此作获得一些赞赏 , 为我们赢得一些知名度 。 前面道路是漫长的 , 我们既已选择画下去的决心 , 就要跟随时代 , 不要被时代拉下 。 继续创作 , 既是呼应时代 , 又不背弃内心 , 是我们所思所想 。 余兄后来移居澳门 , 从事广告业 , 但仍坚持油画创作 。 而我调至广东画院 , 从事专业创作 , 先是在高丽纸上画重彩中国画 , 又写点小文章 , 之后重新操起油画 , 再就画水墨山水 。 2000 年后尝试汉字图象 , 虽也坚持画了二十年 , 反应杳杳 , 也不知道此路是否可通?我追求的“风景如画 , 河山如字”的创作理念是否成立?
【余国宏|向大海要田————与《耕海》创作者的对谈】余国宏|向大海要田————与《耕海》创作者的对谈
文章图片
余国宏
余兄也做了多方面的尝试 , 传统与现代、中与西、现在与超现实、框外加框等多种元素的相融、碰撞、平衡 , 他苦心孤诣 , 埋头经营 , 但愿他为中国艺术添砖加瓦 。 跌跌撞撞 , 我俩已经都八十出头 , 不可调头 , 唯有向前 。
余国宏|向大海要田————与《耕海》创作者的对谈
文章图片
余国宏《千山傲嵩雲湧處》油畫、中國書法、碰撞、融合110 × 95cm
余国宏:艺术是由一群勇于探索的创新者去开拓、创造的 。 集祥兄探索文字画像 , 大大开拓绘画领域新空间 , 他无畏探索的精神给予我极大启发和鼓舞 。 油画《耕海》的创作给予我坐标式的探索方向 ,艺术创作必需源于大胆创新 。 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已移居澳门 , 当时国内刚开始改革开放 。 文艺界涌现出各种各样完全模仿西方流派的作品 , 并占居整个国内艺坛 。 当时我已预感到这氛围已偏离我所追求的目标 ,艺术岂能全部照搬?翻版西方整一套模式?好艺术作品不应脱离本土民族根基与血脉 。 故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 , 我提出论点“试论在传说与反传统中去取得平衡” 。
余国宏|向大海要田————与《耕海》创作者的对谈
文章图片
余国宏《云雾烟雨锁乡郊》油画、中国画、碰撞、融合 95X75cm
几十年来我一直坚持这一论点 , 在中西绘画创作中进行探索 。 在中国画创作探索过程中 , 我大胆倡议建立“港、澳画派” 。 并将当地政府认可的合法外文植入中国画内 , 成为我创作中国画的元素之一 。 经过几十年努力探索耕耘 , 也得到点滴回应 。 近年来我进一步探索试验 , 吸收当代艺术、装置艺术元素 。 将油画(或西画类别)与中国画(或中国艺术类别)进行碰撞、融合 , 组合成新绘画表现形式 。 个人力量微不足道 , 但愿以后仍有人认为我所提出论点与探索方向不是空话及多余 , 已是吾最大的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