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初读不识诗中意,读懂亦是诗中人。读回乡偶书,品古人乡愁

天刚蒙蒙亮,窗外的蝉声就此起彼伏地响个不住,那“嗡嗡——哇”的叫声是那么高亢嘹亮,仿佛是在告诉人们:它们才是这个夏天的主角。
每每听到这叫声,就会不由自由地想起大山深处的老家。
夏日午睡醒来,小院里静悄悄的,那些躲在柳荫里的蝉儿高一声低一声地叫着,妈妈坐在阴凉处,手里忙着总也做不完的针线。
那情那景就像一幅画一样定格在时光里,成了我永远也触摸不到的乡愁,老家还在,蝉鸣亦在,只是树下再也不见了做针线的妈妈。
只道当时是寻常。好像世间事莫不如此,身处其中的我们不知道彼时的珍贵,及至时过境迁才悟得其中的种种美好,只是再也回不去了。
初读不识诗中意,读懂亦是诗中人。关于乡愁,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就给予了我们此种体验,现在和我一起来欣赏。
古人|初读不识诗中意,读懂亦是诗中人。读回乡偶书,品古人乡愁
文章插图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其一》
简译:离家时青春正好,归来时风烛残年,一开口,还是家乡的口音,看容颜,亦是老态龙钟鬓稀疏。
孩子们见了衰颓老迈的诗人,还以为是远道而来的客人,笑着问道,客人您是从哪里来的?
赏析:少小离家对老大回乡,乡音未改对两鬓稀疏,天真儿童对白发衰翁,这三组鲜明的对比,说不尽时光荏苒、岁月无情。
全诗朴实自然,如同绘画的白描一般,既有回乡的欢愉之情,也有对人世沧桑的感慨之叹,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古人|初读不识诗中意,读懂亦是诗中人。读回乡偶书,品古人乡愁
文章插图

公元744年,86岁的贺知章辞官归乡,此时,距离他37岁中状元离开家乡,已经过去了将近50年的时间。
数十年宦海奔波,白发盈颠的垂暮之年,还能有幸叶落归根,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乡,这情形,怎一个悲喜交集可形容。
人生易老,世事沧桑 ,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镌刻在骨子里的乡音,但是,自己明明应该是这里的主人,却被孩子当成了远道而来的客人,又怎不让诗人感慨万千呢。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故乡就是一种情结,久久地盘亘在游子的心头,离开越久,思念越深。
年轻的时候,只想着离家越远越好,老了的时候最想念的还是家乡的点点滴滴,只是,有时候,当我们真正理解这种情结的时候,已经是诗中人了。
古人|初读不识诗中意,读懂亦是诗中人。读回乡偶书,品古人乡愁
文章插图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其二》
简译:离开家乡的时间太长了,回到家乡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都已变化太多了。
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门前的镜湖水,春风微拂,湖面泛着一圈一圈的涟漪,碧波依旧是旧时的模样。
赏析:数十载背井离乡,归来时已是物是人非,至爱亲朋,故交旧友,多半已经不在人世了。
说起往事,除了诧异,除了叹息,除了感慨,除了怀念,好像在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唯有一句“近来人事半消磨”以概矣。
独立镜湖之畔,放眼望去,水天一色,碧波潋滟,美不胜收,虽是阔别数十载,湖光山色却还一如当年。
古人|初读不识诗中意,读懂亦是诗中人。读回乡偶书,品古人乡愁
文章插图

人事消磨,山河依旧。白发苍苍的老者,拄杖独立镜湖之畔,多少历史的沧桑,已然穿透了纸背,直抵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如果说,《回乡偶书》的第一首还有一丝亲人久别重逢的欣喜之情在内,那么,这一首则充满了无限的感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