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典籍中的“刚”与“柔”

“刚”与“柔”是人的性格中相对存在的两种形态 。 刚 , 有刚强、刚健、刚毅等多层意思;柔 , 有柔和、温柔、柔弱等多种含义 。
【论语|典籍中的“刚”与“柔”】据典籍所载 , 对刚与柔的思考是从老子开始的 。 越是愚蠢的人越喜欢争强好胜、逞强斗狠 , 不愿示弱服输 。 老子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 却张扬柔道 。 他认为柔弱可以胜刚强 , 主张以柔克刚 。 他看到了“滴水穿石”所蕴含的哲理 , 从而认为“以天下之至柔 , 可以驰骋天下之至刚” 。 他甚至说:“人之生也柔弱 , 其死也坚强……故坚强者死之徒 , 柔弱者生之徒 。 是以兵强则灭 , 木强则折 。 强大处下 , 柔弱处上 。 ”“天下莫柔弱于水 ,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
鲁迅对老子的思想有很深的理解 。 在其小说《出关》中 , 他让老子张开自己的嘴 , 向学生庚桑楚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看:我牙齿还有吗?”回答是没有了;“舌头还在吗?”回答是还在 。 庚桑楚马上就明白了“硬的早掉 , 软的却在”的道理 。
到了孔子那里 , “刚”和“直”成了一种美德 。 “直”即无隐、无伪、不搞阴谋诡计;“刚”并非是硬气、逞能 , 而是意味着坚定 。 孔子说:“刚毅木讷 , 近仁 。 ”(《论语·子路》)它告诉我们 , “刚”被肯定和赞美 , 并不是因为强硬和厉害 , 而是因为坚定、不动摇 。 在孔子那里 , “柔”也有了更多的内涵:“邦有道则仕 ,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 就是柔的表现 。 孔子所赞赏的是人之内在品格的“刚”与“直” , 但并不反对处事和成事过程中彼此的妥协和退让 。
其实 , 孔子所赞赏的是一种外柔内刚的人格 。 在《论语·宪问》里 , 孔子有言:“邦有道 , 谷;邦无道 , 谷 , 耻也 。 ”就是说 , 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 , 如果仍然在做官食禄 , 是可耻的 。 这就是内在的“刚”——退避 , 并不硬碰硬 。 古代先贤不乏智者 , 他们明白 , 妥协不是投降 。 至坚者磨而不薄 , 至白者放到染缸里也不会被染黑 。 这就是内在的“刚” 。
《荀子·劝学》载“强自取柱 , 柔自取束” , 曾国藩有言“太柔则靡 , 太刚则折” 。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 。
“柔”的关键是容忍 , 是妥协和退让 , 有些时候也都是无奈之举——但在不容忍也得容忍、不退让也得退让的时候 , 你别无选择 。 这就是所谓变通 , 能变通就是“柔” 。 自觉忍让 , 而不是被动忍让 , 就是能屈能伸 。 能屈能伸 , 也就是有弹性 。 有弹性就是“柔” 。 能容忍 , 知退让 , 能迂回 , 避免硬碰硬 , 是“柔”的关键 。
有一个词叫“刚柔相济” , 用于褒扬 , 意思大家都明白 , 也就是有软又有硬 , 该软时就软 , 该硬时就硬 。
其实 , 意思相同的还有一个“软硬兼施” , 只是常常带有贬义 。 仔细想 , 街头小混混儿、流氓和无赖 , 更擅长这套伎俩 , 一会儿横眉怒目施厉害 , 一会儿低声下气说好话 , 转换极快 。 转换当然是根据不同的对手和场合 。 一般规律是:在弱者面前施厉害 , 在强者面前装孙子——在强者面前 , 本也是要施厉害的 , 但如果遇到更厉害的 , 一巴掌打个狗吃屎、嘴啃泥 , 他马上就会赔笑脸、装孙子、跪地求饶 。 只是在更厉害的对手离开之后 , 他会马上爬起来 , 顾不上拍去膝盖上的泥土 , 就又大摇大摆地欺凌弱小者 。
鲁迅曾经反复分析过这种人 , 并总结出一条规律:在狼面前是羊 , 在羊面前是狼 。 这样的“刚柔相济” , 实在要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