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非遗寻访|泉州“李尧宝刻纸”与花灯绝活的家族传承( 三 )


技艺|非遗寻访|泉州“李尧宝刻纸”与花灯绝活的家族传承
文章图片

黄丽凤刻纸花灯作品
而除了是刻纸项目的传承人外 , 黄丽凤也掌握了无骨刻纸料丝灯的工艺 , 为每年泉州花灯节贡献颇多 。 对于她来说 , 刻纸与花灯是同步进行创作的 。
本土非遗保护与走进校园
“小时候听母亲讲 , 当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一个街头就有七家卖刻纸的店 。 因为我们泉州的民俗活动多 , 过去几乎两三天就有一个 , 泉州的庙也多 , 所以在刻纸这方面的需求量很大 。 同时 , 看看历史记载 , 扬州、广东、佛山、潮州等地都有刻纸 。 这也与沿海地区的生产力有关系 。 ”谈及刻纸的普及程度 , 黄丽凤这样说道 。
近年来 ,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 灯彩、春联、年画、剪纸等民间传统习俗越来越衍化为一种美好的记忆和节庆点缀 , 它们留下了乡愁 , 却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舞台 。
技艺|非遗寻访|泉州“李尧宝刻纸”与花灯绝活的家族传承
文章图片

黄丽凤刻纸花灯作品
黄丽凤告诉采访人员 , 上世纪七十年代 , 外公李尧宝收了近20位学生 。 后来 , 1960年代受到冲击 , 刻纸艺术逐渐销声匿迹 。 李尧宝的20多位徒弟也相继转行 , 另谋出路 。 “解放前 , 我们都是手工作坊的模式 , 之后我们成立了工艺美术厂 。 改革开放后 , 又随着政策的放开 , 刻纸行业也因此受到冲击 , 公司没有订单 , 又停产了 , 大家就又回到自己做的那种作坊模式了 。 ”
此前上海 “何克明灯彩”第三代传承人何伟福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 , “何克明灯彩”已缺席上海的元宵灯会许多年 。 何伟福曾说 , “何克明灯彩”制作工艺复杂、手法精细 , 依赖纯手工生产 , 因而制作一件立体动物灯彩周期长 , 需要花费的成本也高 , 灯会活动为了节约成本 , 提高生产效率 , 会更愿意请一些外地的灯彩艺人来制作 , 或使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出来的灯彩替代 。 另一方面 , 为了应对市场的冲击 , 研究所里的灯彩工艺师也不得不自降身价 , 制作和设计简化型的灯彩 , 为的是能够快速销售 , 提高营业额 。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 工艺美术师的时间被大量挤占 , 抽不出足够的精力去完成心中那些需要精工细作的图纸 , 这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灯彩的进一步发展 。 ”
对于这样的状况 , 在谈及当下的泉州花灯工艺现状时 , 黄丽凤给出了全然不同的结论 。 “现在泉州花灯会每年都举办 , 且规模一年比一年大 。 这也使得我们有机会去做这些工艺 , 去钻研这些工艺的创新表达 。 得益于这一点 , 现在 , 我们工作室有二十几位工匠 , 规模已不输之前了 。 ”
技艺|非遗寻访|泉州“李尧宝刻纸”与花灯绝活的家族传承
文章图片

黄丽凤刻纸花灯作品
关于这样的对比 , 黄丽凤认为 , “这其中最重要一点在于我们泉州的灯会是坚决不让外来的花灯团队介入的 。 它是以非遗保护的目的去举办花灯的 , 而并非是以社会盈利的经济目的去举办 。 ”
“全国各地都有办灯会 , 很多地方是把灯会作为一种和经济效益挂钩的目的来做 。 这样其实在引进外地的花灯团队的竞争 , 对于地方文化来说是一种毒药 。 一些地方并非每年举办灯会 。 那么 , 这样就没有考虑到花灯传承人要怎么生活下去 。 如果明年不做花灯 , 这些师傅要去干嘛呢?等过几年举办花灯节的时候 , 又能找谁去做呢?外地团队一进来 , 本地的师傅就没活干了 , 他们只能去转行做其他的事 , 无法形成延续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