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刘先银说绘画之道: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夫唯道,善贷且成( 二 )


刘先银说:研究《道德经》 , 至少要过七个层面上善若水 , 水的七善研究与理解《道德经》
研究《道德经》 , 至少要过七个层面 , 由易到难依次是:
第一层面:水的七善;
第二层面:道纪;
第三层面:天之道;
第四层面:三宝;
第五层面:修身;
第六层面:域中四大;
第七层面:五德 。
过此七层面 , 才可以对《道德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 再进一步融会贯通 , 可知精髓 。 《道德经》的经文顺序有义理、考据、辞章三方面的考察渠道 , 义理就像是根据基因图谱 , 来确定父子层面系;辞章是根据长相 , 来确定父子层面系;考据是有人证明他们以父子层面系相称呼 。
研究《道德经》的七层面 , 不是文章本身的逻辑层面系 。 而是可以破除似乎混乱的文字阵 , 从中理出相层面内容的难易程度 。 前三层面基本上 , 从长相就可以看出个大概来 。
任为章第七十三
勇于敢则杀 , 勇于不敢则活 , 此两者或利或害 。 天之所恶 , 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 天之道 , 不争而善胜 , 不言而善应 , 不召而自来 , 繟然而善谋 。 天网恢恢 , 疏而不失 。
参见:第六十三章是以圣人犹难之 。
老子《道德经》:道可道 , 非常道;名可名 , 非常名 。 把“道”理解为经验、知识、规律 , 解为“道”;而在意念创造上 , 就应把“道”理解为方案、意图、逻辑 , 解为“导” 。 老子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 ”即由意念指导观念的反映“有象” , 和由观念到意念的造意“有物” , 中国这一古老的命题对西方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等等可能都是一个新的境界 。 道可导 , 名可命的命题 , 是传统的造意论 , 它能帮助我们把握老子理论“放意写神 , 论变而形于弦”的“活的灵魂” 。
老子的惚恍与恍惚理论是从主观逻辑角度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发展 , 他的“三生万物”则是从客观规律角度论证人与社会的发展 。 老子还说:“万物生于有 , 有生于无 。 ”“有”就是老子“三生万物”的“三” 。 人与社会首先要知“无” , 不知无就不能正确地创有 , 这是“一” 。 光知无还不行 , 还要创造条件 , 这就是“二” , 再用成熟的主客观条件创造事物就是“三生万物” 。 老子集成的“三生万物”的理论 , 就是中国传统的造物论 。
“阴阳相推”的理论产生于中国四千多年以前的黄帝时代 , 《黄帝阴符经》:“自然之道静 , 故天地万物生 。 天地之道浸 , 故阴阳胜 。 阴阳相推 , 变化顺矣 。 是故 , 圣人知自然之道而不可违 , 因而制之 。 ”是说:规律稳定不乱 , 因而造就社会 。 逻辑道理求利害 , 因而有阴阳 。 把握阴阳推理 , 变化时心不乱 。 所以说 , 科学家知道规律的不可违背 , 因而驾驭它 。 从《黄帝阴符经》中我们知道 , 阴阳概括最初产生于社会的利害需要 。 《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 。 ”《荀子·天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 ”《楚辞·屈原·涉江》把社会问题称为“阴阳易位 。 ”老子在《庄子·知北游》“单氏取周”时说:“中国‘有’人(指周朝‘为利’的人)焉非阴非阳 。 处于天地之间 , 直且为人将反于宗 。 ”…… 《易·系辞上》指的是“阴阳相推”的逻辑;《荀子·天论》指的是规律与逻辑的比较;《楚辞·屈原·涉江》指的是社会阴阳变态;《庄子·知北游》指的是丧失本性的狡猾机会主义;五代时陈抟道士将阴阳理性观念设计成阴阳鱼 , 表达了阴阳相吸阴阳相推的形象…… 这些 , 都是对抽象的阴阳理性观念的具体运用 , 惟老子文“万物负阴而抱阳 , 冲气以为和 。 ”才是对阴阳本质的揭示 。 根据液固气的三态变化 , “冲气”应解为细微物质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