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苏轼大彻大悟后,写下一首千古名作,开篇便是名句,至今无人超越
导语: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果要论中华上下五千年当中谁的文采能列第一,那还真不好说。不过要说在文学史上最顶尖的一批人,那我们能够列出不少,比如李白,比如苏轼。苏轼活着的时候便吸引了无数的崇拜者,甚至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对于苏轼的文笔也是敬佩不已,甚至宋朝的皇帝宋仁宗、宋神宗都对他的文笔非常喜爱。
文章插图
苏轼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极高,但是其人生道路却并不平坦。苏轼出生于宋仁宗三年,从小便对文学方面的内容非常爱好,天资聪颖的他对于这些东西掌握的也非常快,诗词书画那是样样精通,可以说是当世奇才。
苏轼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写的文章便让当时已经是博学大儒的欧阳修、梅尧臣大为震惊。正当苏轼准备在朝中大显身手的时候,却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于是苏轼便赶回家中奔丧。回到朝中继续任职后没过多久,却又得知父亲也病逝了,于是苏轼再度回家奔丧。
文章插图
再次回到朝中之后,此时的朝廷却已经大变样,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进行了变法。而苏轼原本的许多朋友都属于旧党一派,和当朝宰相王安石处于对立的阵营,遭到了被贬异地的待遇。
生性正直的苏轼更是当众批评了王安石的变法行为,很快便被贬为杭州的通判。没想到苏轼人还没到杭州,却遭受了另外的磨难,乌台诗案就此爆发,为苏轼引来新的祸端。
当初苏轼给皇帝宋神宗写过一封《湖州谢表》,因为在诗词方面苏轼有着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在内容上带上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本来也是没什么比较不适合说的话,但却被新党一些人抓住这些细节进行大批特批,认为他是在贬斥朝廷、愚弄皇上。就这样,苏轼被莫须有的罪名送入了监狱。
文章插图
苏轼大彻大悟后,写下一首千古名作,开篇就是名句,至今无人超越
本来需要在牢狱当中度过此生,不过当时旧党的一些位高权重的元老替他说话。再加上王安石虽然和他阵营对立,但是对于他的才华还是非常敬佩的,也为他说了一些话,苏轼才避免了牢狱之灾,取而代之的是被贬黄州的惩处。
在经过这样一番波折的苏轼,心态上也有了新的变化,诗词当中充满着潇洒旷达之意,就比如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写下这首词的时候距离乌台诗案已经过去了三年,苏轼褪下了文人的书生意气,换上了农人的粗布衣裳,穿上芒鞋,和友人一同外出。没想到半路却遇到了急雨,朋友们纷纷躲避,苏轼却坦然自若的继续前行,仿佛这天地之间的风雨和自己无关,事后便写下了这篇传世名篇。
文章插图
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突出此时的疾风骤雨,但“莫听”二字却又点明词人对于外在环境的不以为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词人对于疾风骤雨做出的选择,既然这风雨避之不及,又何不潇潇洒洒的继续前行呢?
按照实际生活常识来看,骑马肯定要比自己走路快。但词人却用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来表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选择,认为自己在这雨中竹杖芒鞋也要比马匹更加快捷、轻便,同时也表达词人对于平民生活的追求。
- 苏轼|西湖记想苏东坡
- 陆游#陆游蕴含哲理的一首诗,第二句成千古名句,道出了命运的奇妙
- 苏轼&和尚让苏轼留下笔墨, 无奈留写一副对联, 后人说这是在骂你!
- 中秋!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词, 没有豪放豁达, 有的只是悲情和婉约!
- 大文豪!大文豪苏轼这首诗自相矛盾,是他写错了还是故意为之?
- 春游$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词,豁达的人生态度让人醍醐灌顶!
- 欧阳修$苏轼一首最落寞的词,仅四句便写出世间最深的孤独,被传颂千年
- 宦游人@王勃很经典的一首送别诗,开篇2句就很“抓人”,颈联成千古名句
- 戴叔伦#3首写景的千古名作,各有一个千古名句,第一首曾被誉为七律压卷
- 美成@苏轼之后在词的创作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词人是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