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用“非遗+”讲好中国故事( 二 )


斗蟋作为一项传统民俗 , 名列花鸟鱼虫“四雅”之中 , 历史悠久 。
泰安宁阳是盛产名蟋的“中国蟋蟀之乡” , 早在25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七月在野 , 八月在宇 , 九月在户 ,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记载 。 宁阳斗蟋以个头大、性情烈、弹跳力强、善斗凶狠而驰名 , 有青、黄、紫、红、黑、白六大类260多个品种 。
立足于做大做强宁阳蟋蟀品牌 , 宁阳县突出“文化+非遗+展馆+旅游+赛事”引领 , 着力将蟋蟀文化产业打造成“拳头”产业 , 推动传承蟋蟀民俗文化、振兴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经济 。 当地实施产业推动 , 以蟋蟀产业发展为重点 , 以文化底蕴为灵魂 , 从游客需求出发 , 开发旅游商品、特色美食、特色民宿等相关产业项目 , 丰富游客物质及精神生活 。 实施品牌撬动 , 投资完成蟋都古镇改造项目、建成中华宁阳蟋蟀文化主题博物馆等 , 拓展“非遗+”带动作用 , 实现蟋蟀文化挖掘、蟋蟀民俗整理、文旅农产品展示等功能的集聚 。 实施节庆拉动 , 自2018年起 , 宁阳县与上海蟀将科技网络公司合作举办了宁阳蟋蟀“世界杯” , 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可 , 也进一步强化了“宁阳斗蟋”的品牌影响力 。
【|山东泰安:用“非遗+”讲好中国故事】本报驻山东采访人员 孙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