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访谈录⑥:他的演奏技艺真不是“吹”出来的( 三 )


济南市|访谈录⑥:他的演奏技艺真不是“吹”出来的
文章插图
2014年,在槐荫区段北街道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上,拿到了“笙独奏金奖”的奖状和证书。
2014年8月,又获得槐荫区第二届社区文艺汇演的“优秀表演奖”。
2015年11月,在中国中老年才艺大赛的器乐类节目中,他用笙独奏把作曲家林伟华、笙演奏家胡天泉(刘奎的导师)共同创作的“阿细欢歌”,演奏得几近完美,如愿以偿的获得一等奖。
2016年2月,在山东省首届民族管弦乐邀请赛中,获得笙类专业一等奖。
2016年4月,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聘为第四届笙专业委员会会员。
2018、1月,在山东省济南市第五届民族乐器大赛上,获得由济南市音乐家协会颁发的“优秀辅导奖”。
另外,在2018年元旦晚会、济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晚会、2019年中国最美夕阳红启动仪式、2019年“芳华韶年”银铃之春等文艺演出中,都留下了刘奎那活泼激扬、欢快跳跃的笙乐曲的演奏声······。
济南市|访谈录⑥:他的演奏技艺真不是“吹”出来的
文章插图
三、创新与传承:
2018年8月24日晚上,在济南市槐荫区第二十三届“槐荫之夏”广场文化舞台上,刘奎以一首经过与他人创作改编的笙独奏曲——《梆韵飘香》,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刘奎说,《梆韵飘香》是根据山东梆子的某些曲调,由我和焦杰峰老师、黄圣祥老师共同改编创作的。这在当时济南吹打乐器圈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也博得了声乐界的广泛好评。
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目前已经传唱了300余年。山东梆子的优秀曲目,登过国家大舞台,上过省市电视台,传唱着历史剧,改编过现代剧,深受戏曲爱好者特别是农村村民的喜爱。目前,尤其在菏泽、济宁、泰安、聊城、临沂等地区,还在广泛流传着演唱着。2008年6月7日,山东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已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济南市|访谈录⑥:他的演奏技艺真不是“吹”出来的
文章插图
(刘奎(左三)与音乐界的朋友们在一起)
为什么要把山东梆子的曲调改编成笙的独奏曲?刘奎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刘奎和笙友们在演艺交流中发现,笙的演奏特点与山东梆子的演奏特点有两个共同之处,一是笙的演奏谱系和表现情调与山东梆子的某些曲调相近相似,均带有高音区慷慨激昂、中音区柔和温馨,低音区浑厚低沉的演奏特点,尤其是或喜或悲、或欢快或忧郁的情调,在笙与山东梆子的演奏中都能融合的表现出来;二是在早先的山东梆子曲牌中,是没有笙的伴奏,自从山东梆子添加了笙和琵琶等乐器的伴奏后,山东梆子的曲调更加丰满浑厚,乐器阵容更加庞大和多样化。这就说明,笙的音调和山东梆子的曲调更像一对“双胞胎”,是完全可以融合在一个乐器大家庭里的。
找到了这两个相同之处,刘奎就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把山东梆子的某些熟悉的曲调找出来,加上笙谱系中的某些元素,就可以改编成笙独奏的新曲目。这个想法在刘奎心里酝酿了很久,有一天他说出来之后,与焦杰峰老师和黄圣祥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说干就干,他们三个人经过多次的编曲改调、无数次的演奏实践和反复数次的修改,终于在2016年的夏天,一个名为《梆韵飘香》的笙独奏乐曲就创作改编成功了。
济南市|访谈录⑥:他的演奏技艺真不是“吹”出来的
文章插图
改编后的这个曲调,为什么取名叫《梆韵飘香》?刘奎非常认真地说,笙与梆子,各自都有各自的腔、各自的调、各自的魂,我们不仅在传统技法上作了改进,力求把各自的腔、调、魂两者合一,创作改编成新的带有“韵”味的曲调,而且在演奏技巧上有突破有创新(比如把跳舌尖的技巧运用到乐曲中),创作改编后的整个乐曲显得节奏明快,韵味较浓,弹跳力强,游刃有余,能够表现出浓郁的民族乐曲特色,展现出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憧憬的内涵。总的说,《梆韵飘香》的含义就是“笙情并茂,梆韵合一,民族瑰宝,飘香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