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戏曲的新文献( 二 )


1984年秋冬 , 我独自到晋南考察戏曲文物 , 在临汾的山西师范学院(今山西师范大学)驻留过几天 。 当时 , 曾与中文系、历史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同仁黄竹三、窦楷、张守中、杨太康等讨论过成立戏曲文物研究所和创办《中华戏曲》之事 。 不久 ,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 , 戏曲文物研究所果然成立了 , 《中华戏曲》也办起来了 。 研究所首先着眼于收集文物资料和图片 , 建立了戏曲文物陈列室 , 又于$%&*年$$月编辑出版了《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 。 与此同时 , 《中华戏曲》于1986年6月出版第$辑 , 未曾间断 , 迄今已达27辑 。 十余年来 , 戏研所增添了冯俊杰教授等中坚力量 , 规模扩大 , 成果越来越丰富 , 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
山西师大的诸位同仁将抄碑、拓碑、读碑、解碑视为戏研所的基础性工作和经常性工作 。 抄碑 , 曾经被认为是“厚古薄今”的事 , 年轻的学子往往不屑一顾 。 殊不知矗立在中华大地上的石碑绵延千百年 , 数以万计 , 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宝库 。 宋代以来 , 刻石立碑不限于朝廷、官府 , 业已成为神庙、宗祠、村落、家族的普遍的记事习俗 , 是一种公众行为 。 镌刻在石头上的图文信息 , 较之记录在纸本上的文字更为重要、更为确切、也更加真实可靠 。 它透现着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状态 , 无疑是货真价实的历史文献 。
山西师大戏研所的这项工作开始于上世纪&"年代建所之时 , 在第一部专门著作《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中 , 已附有碑文、题记$&篇 。 当时只是原文照抄 , 连标点也没有添加 。 尽管原原本本地提供了原物信息 , 但是碑文过于芜杂 , 大量文字与戏曲关联不大 , 从中选取有用的信息几如沙里淘金 , 需要另外下大功夫 。
锲而不舍 , 金石可镂 。 这些年来 , 以冯俊杰教授为首 , 将研究碑文中的戏曲资料作为工程 , 累计考察了山西八九十个县市的几百座神庙 , 明确以神庙祭祖活动中的戏曲现象为主攻方向 , 终于著为《山西戏曲碑刻辑考》 。 该书对所选的$""篇碑文断句标点 , 全文照录 。 又据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加以补遗 。 每篇碑文均进行考述 , 弄清石碑及所属庙宇的基本状况 , 其民俗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 , 相关作者、篆额人、书丹人、题名者的生平事迹 , 尤其对碑文中涉及的戏曲事相加以阐解 。
冯俊杰教授在“前言”里提出了“神庙演剧”的概念 。 所录百通碑 , 至少在以下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献资料 , 应引起学者们的思考:
首先是神庙剧场———碑刻所示 , 从北宋和金元时期的露台、舞楼、献殿、南楼 , 到明清时期专门化的神庙戏楼、过路戏台、山门舞楼(戏房、看楼 , 以及清代山门舞楼的多种变体 , 如山门三门三连台、庙内普通过路台、三连过路台、三面开口过路台、门厅前后搭板戏台、庙外过街台、关门舞楼等) , 有大量的记载 。 冯俊杰先生在前言中说:这一切表明 , “我国的神庙剧场起步于北宋 , 普及于金元 , 明中叶以后着手改革 , 发展到清代更趋完善” , “从一个重要侧面概要显示了中国戏曲上千年的演进历程” 。
其次是演剧习俗———神庙演剧 , 依附于祭祀仪式 , 区别于礼神之外的娱乐活动 。 碑刻所示 , 包括献戏、罚戏、议戏 , 乃至戏班活动、剧种选择等多种信息 。 特别是明中叶以后出现的戏碑 , 所载更为详尽 。 基于此 , 冯先生说:“祗需一点爬梳剔抉的工夫 , 细加整理 , 这些资料便可构成一部概要的神庙演剧史 , 从中同样可以反映出中国戏曲发展的曲折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