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七夕奇妙游》出圈,融媒体时代,舞蹈如何破圈,激活心中之美?( 二 )


《融》的浸入式“舞蹈风暴”:所到之处,皆为艺术
《舞蹈风暴》一、二季的余温尚未褪去,胡沈员、谢欣、刘迦、李响、黎星等众多舞者已经成为当下舞蹈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风暴”明星。《舞蹈风暴》作为地方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充分运用融媒体的成功理念,利用电视、网络、媒体和其他线下晚会等形式,将舞蹈节目与“风暴”明星包装推向“大众”市场,直接推动了这些“风暴”明星所参与的舞蹈剧场如《流浪》《一撇一捺》《大饭店》等票房市场的火热。“风暴鉴证官”沈伟携37位顶尖舞者,其中大多是《舞蹈风暴》的明星舞者所呈现的多媒介浸入式整体艺术现场《融》,更是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浸入式“舞蹈风暴”。可以说,融媒体的理念促使着电视舞蹈从“大众艺术”反哺剧场舞蹈这类“小众艺术”中。
媒体|《七夕奇妙游》出圈,融媒体时代,舞蹈如何破圈,激活心中之美?
文章插图

《舞蹈风暴》采用圆形的舞台,现场也设有站着围观的观众。但作为一档综艺节目,其更多的受众还是电视机或网络平台前的大众。而《融》的演出是在上海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一个两千多平米的圆形空间里,37位舞者在64个方块展位上舞蹈,观众穿梭其间、自行驻足,面对面感受每一位明星舞者的舞蹈肢体和行为艺术,“所到之处,皆为艺术”。当我们置身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时,首先参与的便是“万物皆有灵”的展览,从绘画、雕塑、摄影、手稿等象征64卦象的物品中,感受人与物的关系;席地而坐,四面天幕播放着“一切且相连”的影像,思索人与社会的关系;大幕升起,跟随人群鱼贯而入,走入象征64卦的“乾坤”中,舞者与装置、颜料、空间的互动交融,演绎出人与自我的探寻和追问。
媒体|《七夕奇妙游》出圈,融媒体时代,舞蹈如何破圈,激活心中之美?
文章插图

其实,早在2011年沈伟就创作了实景多媒体行为舞蹈《分与合》上演于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5500平方米的大厅,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画卷》也让我们感受到舞蹈与绘画的艺术交融之美。沈伟一直认为将《分与合》带入国内上演时机尚不成熟。直到《舞蹈风暴》第二季结束,他所创作的《分与合》的升级版——《融》才正式在国内首演。可以说,《融》的浸入式体验是别开生面的,这种“整体艺术”的概念也是一种全新的艺术理念。当观众选择站在远方欣赏全局时,“天圆地方”的整体格局更能一目了然,“64卦象”的无常与变化各有不同又息息相关;当近距离置身其中时,观众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爱的舞者面对面观赏,面前的舞者犹如一件活动的艺术品,其呼吸、律动几乎与观众合而为一,观者已是展演的一部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观众的行为也纳入这一整体艺术之中,真正实现人与万物在艺术的天地中互合为一。
《融》的演出持续10天,舞蹈跨界的成功势必带来“舞蹈破圈”的效应,“大众”的共鸣追捧让“小众”受到关注,从而实现艺术的共情,“小众”不再是“精英文化”的专属,浸入式的体验也让舞蹈不再“高冷”。
融媒体的创新与舞蹈场域的“突围运动”
舞蹈作为一门舞台表演艺术,其传统场域在剧场和舞台,剧场将观众置于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环境中,因此舞蹈才会长期处于一种“高冷”的境地。布尔迪厄认为“场域是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例如:文化场域、新闻场域、美学场域等。当舞蹈离开剧场和舞台,实现“突围”与其他媒介场域合作,不同的语言在同一时空交织,不同的场域边界发生碰撞、交流,例如《唐宫夜宴》《七夕奇妙游》《祈》《融》等舞蹈的“破圈”效应,就是舞蹈对静态艺术作品、文物史料中的内容、场景进行身体动态还原或舞蹈形式表达,所形成的集表演艺术语汇、视觉艺术表征、历史文化特质于一体的视觉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美学理念与融媒体的创新力量协同催化下的时代产物,“破圈”的结果拉近舞蹈艺术与观众的审美距离,即“小众”与“大众”的距离,成为高雅艺术通俗化、传统艺术现代化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