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从微观角度阐述作品,提供认知世界与自我关系的窗口( 二 )


理解
在艺术家的转译下 , 这些“本土材料”强化了当代社会语境中的独特性
策展人游江把此次艺术家们的创作看作从“背景”到“前景”的过程 。 他认为 ,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中 , 我们看到很多艺术家大量使用现成品进行创作 , 而他们与现代派以来的艺术家不同的是 , 出于视觉性呈现的局限性 , 当下对于现成品的使用不再是要持续探讨艺术边界的问题 , 或是“技艺”与“观念”之间博弈的问题 , 艺术家也不是通过艺术作品简单地描绘和反映社会 , 而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 , 面对不停变动的世界 , “将自己作为方法” , 依靠真实的行为与过程 , 通过“被看见”和“意义化”的现成品 , 将艺术的意义最终凝结在材料之中 。 而这些来自于日常的材料 , 在艺术家的转译下 , 不仅超越其自身的物性 , 而且强化了其自身在当代社会语境中的独特性 , 艺术家让这些积淀着真实的本土经验的“材料” , 从“背景”转向了“前景” , 让原本不可见的经验获得了一种“可见性” , 成为可感知的审美对象 。
例如艺术家杨光的参展作品《新景观2016》同样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 他利用日常生活中拆卸下来的旧电线为雕塑材料创作作品 , 制造新景观 , 使得作品有了多重的当代意义 。 作品本身就已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体现都市的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语义冲突 , 它意味着作品不仅是一个观看的对象 , 而且是一个思考的对象 , 观念化的对象 。
在深圳做有关海岸线研究的艺术家姚明峰 , 他的作品围绕土地与海洋之间位移的关系展开 。 他说:“这种位移的关系不仅仅是自然的位移 , 我更多强调的是人为介入后地理环境和所有区域的改变 。 在我作品中特别触动的是关系之间的对话 , ‘什么是海洋’、‘什么是陆地’ , ‘什么是我们想象中的定义’ , 我们都戴着口罩对抗病毒 , 在两年前没有病毒的时候 , 我们说不出的一种关系 , 所有看似坚固不可变的东西都逐渐变成了转变的关系 。 我的作品是围绕着我的生活经历、我所感受到的客观的东西 , 我的作品一直强调这种不稳定关系 。 ”
思考
“把自己作为方法” , 可能是有效认清自身、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此次展览上 , 可以看到艺术家从不同角度对“关系”这一主题的思考 。 从全球化时代到所谓的“逆全球化”时代 , 我们的世界一直在改变 。 如果把2020年作为一个历史节点的话 , 后疫情时代一方面让人们在后图像时代“似是而非”的拟像狂欢中“看却看不见” , 另一方在后疫情生活的亲历中 , 亦让人们看到了自然的强大力量 , 从一种进步观中走向“本来无一物”的思索和哲学追问 , 所以当下与世界一直迭代的不仅仅是我们所观照的物质的世界 , 还有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 。 这也是策展人选取“关系”作为展览主题的原因 。
此次展览的另一位策展人孙粹认为 , 科技在后疫情时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在全球区块链技术兴盛的潮流中 , 去中心化看似是一种趋势 , 但去中心化的结果往往是在建构一种新的中心主义 。 而作为深陷潮流、人类灾难中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和自洽?“把自己作为方法”可能是有效认清自身、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 也是了解世界的具体的开始 。 10位当代艺术家用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知世界与自我关系的窗口 。
在展览现场 , 每个作品都引发了观众及业内人士的关注 。 艺术家薛扬看完展览后表示:“以旁观的形式介入到这个展览中 , 特别有直观的感受 。 我刚才很认真地在看 , 一个是看艺术策展人是怎么看这些作品的 , 另外是看艺术家怎么阐述这个作品 。 很明确能感觉到 , 虽然每个艺术家都是从很个人和微观的角度在表达 , 这是我蛮喜欢的一种方式 , 宏大叙事有的时候很空洞 , 这种很微观的、个体的方式更感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