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香袅袅凌空去 漂洋过海入岭南

|炉香袅袅凌空去 漂洋过海入岭南
本文图片

陶胡人俑座灯
|炉香袅袅凌空去 漂洋过海入岭南
本文图片

四联体铜熏炉
|炉香袅袅凌空去 漂洋过海入岭南
本文图片

珠饰
|炉香袅袅凌空去 漂洋过海入岭南
本文图片

金花泡
“海丝文化”也是此次展览中值得关注的部分 。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说 ,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现在公认是在秦汉时期 , 它的开端、发生、发展到鼎盛 , 广州从未缺席过 。 南越国宫署的石构建筑、建筑风格 , 也可能和海外的影响有关 。
秦汉时期海外交通贸易频繁
广州地处中国大陆的南方 , 位于珠江出海口 , 濒临南海 。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 居于南海之滨的南越人祖先 , 就已利用舟楫之便 , 在东南沿海巡游 , 并已涉足到太平洋群岛 , 从事季节性的生产活动 。
秦平定岭南之后 , 建番禺城 , 为广州这一重要港口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西汉中期 , 汉武帝平定南越后 , 积极开展海外贸易 。 广州也因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 由此开启了持续两千多年不断繁荣发展的历史 。
近年来 , 广州的考古发现令业界和观众对秦汉时期广州对外贸易、交流的许多细节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 广州秦汉造船遗址的发现 , 表明当时中国已拥有庞大的造船工业和先进的造船技术;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石构建筑与西方建筑有相似之处 。
造船术领先欧洲1000多年
“越人善舟楫 。 ”易西兵说 , 广州的陶船数量发掘出土虽然不多 , 但在全国来看是领先的 。 广州地区水网密布 , 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 它既说明了当时的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 , 也让我们可以合理推测 , 其中一部分已经拥有了海上航行的能力 , 成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工具 。 1955年在广州沙河顶发掘出土的东汉陶船(后入藏国家博物馆) , 这次展出了原件 。 它“前有锚 , 后有舵”的这种技术 , 领先欧洲1000多年 。
该单元重点展示岭南地区与域外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 , 重点展品有金花泡、陶俑座灯、珠饰等 。
易西兵说 ,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公认是在秦汉时期 , 它的开端、发生、发展到鼎盛 , 广州从未缺席过 。 “广州在汉代是‘九大都市’之一 ,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线城市 。 ”南越国宫署的石构建筑、建筑风格 , 也可能和海外影响有关 。
【|炉香袅袅凌空去 漂洋过海入岭南】汉代已有大量域外人生活在广州
此次展出的熏炉在广州汉墓中出土 , 反映了当时熏香之风盛行 。 而熏香所用的香料多来自东南亚、西亚、中亚与欧洲 ,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入广州 。
广州出土的胡人俑灯非常有特色 , 此次展出了多件陶灯具 。 “这种造型很特殊 ,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人俑有着特别的体型特征 , 比如深目高鼻、脸上多留有络腮胡 , 表明他们是当时的胡人形象 。 ”此次策展人翟胜利说 , 可能在历史中胡人给南越国的贵族提供各种的服务 , 所以把他们的造型做在这种灯上 , 作为一种器具 。
同时这也显示 , 在汉代已有大量域外的人生活在这里 , 体现出当时广州作为“国际都市”的开放性及对海外的吸引力 。 “它实际代表了一种‘国际范儿’ 。 一个都会 , 它是不是具有了国际都市的形态 , 对域外人种的吸引力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 ”易西兵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