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铭|“日记学”成为别致的文学现象背后:擦亮日记中的真实镜像( 二 )


如今所谓“日记学”也颇具规模,有一些热衷于此的学者和爱好者:如已故陈左高先生撰有《中国日记史略》《历代日记丛谈》等,多位历史学者、民俗学者从各自专业出发多有阐释,自牧、古农等几位学者还编有《日记杂志》《日记大辞典》等。
“活的”与“真的”矛盾吗?
日记,是人们生活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回顾自己思想变化、心灵升华的一面镜子,乃个人心灵独唱。致力于日记写作与传播数十年的自牧先生,有此见解:“日记首先要真实,其次才讲文采。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不可自欺欺人。修饰润改过往的日记,便等于篡改过去的历史。一个人,要敢于对过往的一切予以承认,发生了的,便是存在;存在了的,就成了历史。”
考据学者、文化史学者、传记作家特别重视日记,是因为他们从日记这个“宝藏”里,能够见到“活的”关于个人、关于当时社会的记载。
【 李慈铭|“日记学”成为别致的文学现象背后:擦亮日记中的真实镜像】可宝藏也有很多烦恼,如何确保“活的”就是“真的”呢?在源头上,日记作者有所隐瞒的现象,不胜枚举。而碍于隐私和其他各种原因,日记整理过程中也存在删削。
清史研究专家孔祥吉教授曾指出,中国的封建文人是要面子的,为了种种原因,他们把已经写好的日记进行改删。因此,要特别注意考据的问题,否则会误入歧途,写出不真实的历史。
日记的改篡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日记的主人生前的改删。如在《翁同龢日记》中,有关作者与康有为来往的记载,有的部分就被改删了。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听到《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后,发动来京参加会试的公车联名去都察院上书,同时寻求军机大臣翁同龢的支持。
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初九日,康有为曾到翁同龢府上拜访。戊戌政变之后,翁氏惧怕受牵连,故而把前来拜访的“康有为”之名,改为“李慈铭”。但他却忘了李慈铭(号莼客)已于前一年去世了。因此,改删出了漏洞。
翁同龢在那天的日记中记载道:“饭后,李莼客先生来长谈,此君举世目为狂生,自余观之,盖策士也。”后来,孔祥吉在翁同龢后人翁万戈先生家中,看到了日记原稿本,发现“李莼客”三字是剪贴上去的,做工非常精细,非用强光照射,几乎看不见贴补之痕迹。孔教授认为,翁同龢当天所见之人实为康有为,康氏在翁同龢眼中乃真正的“策士”。翁同龢在戊戌四月被罢官之后,惧怕受牵连,动手对日记进行删改。
还有一种篡改的情形是日记主人作古之后,他的后代为了替他们前辈评功摆好,美化拔高,往往也在日记上做手脚。故在用日记进行研究工作时,需要仔细加以斟酌辨别。
为了确保日记真实能做到最大化,很多学者主张在整理日记时,不作任何删节以存历史原貌。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在《九十年代日记》的后记中曾特意交代:“可是尽管如此,还是不能做到和原始日记完全保持一致,特别在文字上、形式上,已有很大的差距了。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我准备将这十年的原始日记,全部捐赠给上海档案馆,以备将来研究者可以互相参照。”
其实,“活的”与“真的”并不矛盾。这些年整理出版的日记,如《钱玄同日记》便是先有手稿本问世,后有整理本。读者一旦有疑问,可以将两者对照。
日记能包打一切?
日记不仅写出作者的个性和风范,还能记录下大量的文学资料,所记之事也往往会对历史事件过程作真实细致的记录。因此,日记为史家研究历史所重视,是探赜史事、考订史实、补证史料的重要文献依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