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铭|“日记学”成为别致的文学现象背后:擦亮日记中的真实镜像( 三 )


作为史料,最重要的是真实、准确。可在整理出版的日记中,常常出现误识误判。如朱自清日记是用中、英、日三种文字写的,而收入《朱自清全集》中的日记,径直将译文纳入,却没有收入原文。翻译过程中有很多误译,特别是人名。而因出版时效的限制,很多日记手稿在识别时,造成的错讹也不少。有出版社出版的丛书中,一本日记中的错误竟有200余处。这使日记的可信性大受影响,也会误导读者。
在编辑加工日记中,有些人物、地名的简称、昵称等,整理者本可作个简要注释。有热心的整理者,给出注释,却错误连连,更伤读者之心。日记中提到的主要人物,编者是否能够编制人名索引;是否可以配上行迹图,或给出更多相关阅读的线索?诸如此类的细节,也是出版社赢得读者青睐的重要因素。
作为第一手的文献资料,日记的价值和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一个人的见闻毕竟有限。日记不能包打一切,需要与很多文献相互参证。以《退想斋日记》为例,目前的版本为节选之后的,并非日记原稿的全部内容。现在,日记的手稿保存在山西省图书馆,并且整理成微缩胶卷,已经有学者开始利用原稿来开展研究,但是由于地域的局限性,能够利用原稿的学者仍非常有限,若将完整的日记内容与作者的其他著作一起整理出版,那该日记的史料价值将显得更加丰厚。
日记阅读与研究,千人千面。期待历史研究者、读者们,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出发,发现不同日记里更多新的亮点。
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