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普职比成为教育新焦虑?

职业教育|普职比成为教育新焦虑?

文章_原题:《杨东平 | 普职比成为教育新焦虑?》
在今年的中考季 , 围绕高中阶段的普职分流 , 在家长和学生当中引起很大的恐慌 。
一个说法是高中阶段的普职比要5:5 , 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够上普通高中 , 很多家长担心这会成为加剧学业竞争和课外培训真正的刚需 。
其实 , 情况没有那么恐怖 。

高中阶段的普职比到底是多少


网上有一个2017年的全国各地普高录取率的统计 ,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大概的面貌 。

来源:@东之经北之纬
有10多个省市是60%以上的 , 剩下的省市大多数是在50~60%之间 , 最高的陕西70.1%、吉林69.4%、黑龙江68.5%、内蒙古66.9%、北京65.2%、天津64.1% , 最低的是云南 49.2% 。 这个数据是5年以前的 , 最新的情况还不知道 , 但是它大致趋势还是存在的 。 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地区 , 它的普职比差不多是6:4 , 真正达到5:5是比较少的 。
而且从分布上来看 , 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普高录取的比例并不是最高的 , 而民族地区 , 西部地区比较高 , 就是图中红色的地区 , 另外直辖市比较高 。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 影响一个地区普职比例高低的因素 , 既有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原因 , 比如大城市比例比较高;还有更重要的是经济、产业发展的一种实际的需求 。 为什么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普高比例更高 , 我个人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它的经济发展的水平更弱 , 社会和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吸纳力较低;而东南沿海地区就是相反的情况 , 它的普职比不一定很高 , 但是它的市场能够消化接纳更多的多样化的人才 。
最近的数据 , 应该说普高的比例还是在增加的 。
从全国统计看 , 2019年 , 初中毕业生1454.09万人 , 普通高中招生839.49万人 , 占57.7%;也就是说 , 全国平均而言 , 高中阶段的普职比实际大致为6:4 。
大城市的水平要更高 。 北京市2019年本市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规模为7万人 , 其中普通高中招生5万人 , 占71.4%;2021年北京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总规模为8.95万人 , 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规模6.18万人 , 占69.1%;所以北京普职比差不多是7:3了 。 上海市2020年普通高中录取比例在70%左右 , 深圳市2021年普通高中录取率67% , 普职比约等于7:3 。

普职分流由来已久 , 不必那么恐慌
所以 , 我想我们要建立的基本概念 , 第一个就是普职分流是一个客观事实 , 不必那么恐慌 。
在过去 , 在2000年以前 ,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当时提出来到2020年 , 全国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 , 这就意味着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全国要达到90% 。 高中阶段包含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这两部分 ,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 这主要是由经济基础和职业的多样化需求所决定的 ,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360行 , 社会有那么多“行” , 不需要也不可能每个人都去上高中、大学 。
我记得90年代在山西的一个村小调查 , 校长说 , “幸亏我们现在还有那么多辍学的 , 否则农村的地谁来种啊” , 这话对我印象很深、刺激很大 。 也就是说 , 教育的结构还是要跟经济生活、经济生产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 并不是学历越高越好 , 上大学的越多越好 。
所以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城市和地区 , 90年代以后就开始进行普职分流;到90年代初的时候已经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局面 , 那个时候中职和普高的比例都已经初步达到了5:5 , 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确定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