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人微言轻的时候,别做这几件事

|职场上,人微言轻的时候,别做这几件事

文章图片

|职场上,人微言轻的时候,别做这几件事

文章图片


人在职场 , 莫不受“层级管理”的约束 , 从“人微言轻”的最底层 , 到有一定话语权的部门负责人 , 中间隔着的 , 是数不清的沟沟坎坎 , 是人前人后的仰人鼻息 , 是动没日没夜的加班 。
升职加薪之路看似平淡无奇 , 实则百转千回 。 有人一开始就碰得头破血流 , 有人不得已半途而废 , 只有极少数人 , 能够咬牙坚持 , 成为侥幸“上岸”的人 。
回顾一路走来的经历 , 人微言轻的时候 , 几多心酸 , 几多感慨 , 有些话 , 有些事 , 众人皆可做 , 唯独自己不被允许 , 不被认可 。

01
别向领导提建议 , 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反面教材” 。
任何一个“一把手” , 在众人面前 , 都会表现出一副“广纳谏”的宽容姿态 , 看上去平易近人 , 但若真有人要提到“要害处” , 结局就另当别论了 。
我家表叔的儿子阿亮 , 大学毕业后在一线城市打拼了两年 , 觉得太苦了 , 便听从父母建议 , 回到老家 , 一边做临时工 , 一边准备考编考研 , 想要用三年时间 , 打个“翻身仗” 。
岂料 , 又被现实“啪啪”打脸了 , “临时工”只是工资待遇少之又少 , 工作任务却一点也不少 。
自由支配的时间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 也严重影响了阿亮复习计划的推进 。
几番“斗争”之后 , 他“斗胆”向领导提建议:要么发放加班补助 , 要么遵守劳动合同 , 取消临时加班 。
为了让自己说得有理有据 , 他还不忘将相关法律条文、规章制度详细地读了个遍 , 甚至预演了如何反驳 。
但领导劈头盖脸的一番训斥 , 彻底粉碎了他的“美梦” , 那些“条条框框” , 有了全然不同的解读 , 虽然牵强附会 , 但这就是现实 。
再后来 , 领导明里暗里指责阿亮不该提那样“尖锐”的建议 , 让同事们也不得不“识趣”地与他保持距离 , 备受冷落的阿亮 , 不得不“辞职” 。
由此可见 , 人微言轻的时候 , 隐忍、负重前行几乎是唯一的生存秘诀 。
面对显而易见的不公平、不合理 , “强出头”只会被当成“活靶子” , 最后的结局 , 大概率是被“杀鸡儆猴” , 以排挤出局而告终 。

02
别跟同事掏心掏肺 , 一不小心就会被“出卖” 。
老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 , 不可全抛一片心 。 ”意思就是提醒人们 , 哪怕关系再好 , 说话办事也要“留一手” 。
尤其是当自己人微言轻时 , 宁可少说话、不说话 , 也不要企图用暴露自己的底细来换取他人的好感和亲近 。
不管是初入职场的“新人” , 还是在同一个岗位干了十多年的“老兵” , 但凡没有地位、没有背景 , 为人也懦弱老实的人 , 面对同事关系 , 要比常人多一份谨慎、多一份保留 。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 , 当同事们聚在一起 , 聊得十分起劲时 , 哪怕话题是“零门槛”能够参与的 , 比如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 , 如果没有人向你抛出“话茬” , 千万不要冲动之下 , “擅自”加入群聊 。
因为 , 结果很有可能就是 , 你的事例再鲜活、观点再犀利 , 但就是没人“捧场” 。 哪怕你的目光在所有人脸上都搜寻了一遍 , 他们要么是置之不理 , 要么是轻蔑地瞟一眼而已 。
他们摆明了“不欢迎”的态度后 , 根本不需要开口 , 以免让自己难堪 。
而另一种情形 , 便是同事们故意“套路” , 看似嘘寒问暖 , 实则类似于“查户口” , 恨不得将你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 如果没有防备心 , 一股脑儿全盘托出 , 无异于给别人递上了随时伤害自己的“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