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远古时期的南阳巨石文化(下)( 五 )


(七)道具的教化作用
在巨石上磨刻一些具象符号,表达一些伦理规定,以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如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屹立着的一块呈三角形的独石,高8米,底宽3.6米,一道磨刻的沟线从石头顶端向下穿过一个女性子宫样的凹穴,又向下延伸到女阴状的凹穴,在一道磨刻的槽沟内又磨刻出从小到大三个脚印。苏州文化学者蓝玉献解读,沟线顶端是天,到巨石是地,天地结合必有新事物出现。新事物要经过长期孕育(子宫代表),到一定程度才能成熟,然后出生(女阴代表)。新事物出生后,必须按规矩发展(槽沟代表),才能由小到大成长起来(脚印代表)。这幅巨石图案不仅告诉人们新生事物成长规律,也指出人是要经孕育、出生、教育才能由小到大的道理。
南召县石门乡石人坡山海拔251米处矗立一巨石,远观如人像,惟妙惟肖,当地称石人(图二十一)。石人总高5.9米,由两块石头叠加组成,下方矗立的巨石为石人身体,高4.4米、直径3.6米;有一小圆石摞于其上,似人头,高1.1米,直径1米;巨石上磨刻了心形、子宫形、钺形等形状不同的凹穴及多种线条符号。苏州文化学者蓝玉献解读,石人是一个道具,教育收取税费或物品的人,要掌握一个合适的比例,符合人们的承受能力,如两块石头比例恰到好处——巨石代表个人全部收入,上面的小圆石头代表部落收取的费用。掌握不好就容易出问题,如果上面石头大,下面石头小,就把下面石头压垮了,部族将无以存在。
当然那个时代还不叫税,这里用“税”这个词更容易理解这块石头的教化作用。
远古时期历史久远,只有石头上磨刻的符号、图案、珍贵的石头造型才能得以保存至今。浅山丘陵之中每一块有文化符号的巨石,都像是有血有肉,历经沧桑,满怀慈悲的老人,恍惚中似乎还能听到他们深沉的呼唤和轻语诉说。可以说,巨石文化遗迹、遗址是远古的史书、先民们书写的丹青,叙说着、记录着那个洪荒世界的历史……解读巨石文化,就是解读那个时代的画卷,对中华文明探源有着现实的意义。发掘、考察巨石文化,就是发掘、阅读一卷远古的志书。
研究石头文化是打开中华文明探源的一扇窗口,推开文明探源的一扇大门。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岩画委员会执委、《世界岩画艺术委员会会刊》编委、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汤惠生教授,2012年在《考古与文物》第六期发表的《河南地区新发现的岩画、巨石遗迹及其时代》一文提出:“毫无疑问,中原地区凹穴岩画的发现不仅为探索中原史前文化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同时也为探索整个华夏文明,特别是探索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体系的起源、形成以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材料。”
总之,研究巨石文化对文化探源工程起着重要的承载作用。南阳发现远古的众多巨石文化和发现的五千年前的大量的凹穴岩画、太极龙、太极图、王宫、三皇雕像、会盟碑、祭坛、日晷、古天文台,黄山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玉加工厂,多架身佩玉钺和弓箭高级别王的尸骨是一致的。地上、地下所发现的文物充分证明,上古时期南阳是人类主要活动中心,河南是华夏民族的祖根地,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正如社科院先秦史学会专家在南阳考察岩石文后,会长、学部委员宋振豪先生所题“南阳中国文明核心区”“中国南阳,人文先声”。
追寻来处,更能展望未来。中原地区对巨石文化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落后。南阳地区存在的巨石文化遗存,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但过去疏于保护研究,藏于深闺不为人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发现南阳远古文明密码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对南阳远古文明研究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