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塔|英语硕士送外卖,还不如在高中的时候读一个职业学校?( 三 )




美国、加拿大和我们的6+3+3学制类似 , 中学也有学区房的概念 。
学生就读好的中学 , 将来可以去名牌大学/私立藤校深造;从普通公立高中毕业的 , 如果要继续读书 , 进入名校和公立大学的机会会少很多 , 衔接College (社区学院)的机会比较多 。
而大学里学习的专业在各阶层之间更是泾渭分明——富裕阶层随意 , 一般多选择艺术、文学类专业;中产阶级的孩子多就读律师、会计师、IT、医生等工具性质的专业;普通家庭孩子多选择实用性的职业教育 。
就拿奥巴马夫人为例吧 , 她出身在芝加哥黑人贫困区 , 但是她的父母都有工作 , 所以相对来说还算是黑人中的中产阶级 。 但是能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进修法律已经是千分之几的几率了 。 她的初中同学 , 最大可能就是做一些职业技术工作 。
和中国不同的是 , 职业教育毕业的蓝领和高等教育毕业的白领 , 在薪资收入上差别不大:一个英国砖瓦工人每周工作4天半 , 周薪1000磅(约8000元RMB) , 收入可能比初级大学讲师、初级会计师还要高些 。


一个澳洲的水暖工时薪可达50-60澳元(约250-300元RMB) , 以每周工作40个小时为例 , 周薪就接近10000RMB 。


这些我们以前常常在电视上看到的 ,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幸福的传说 , 很快也会在中国变成现实 。
事实上 , 现在国内一个熟练的瓦工月收入已经不低于2万了 , 月嫂、育儿嫂收入过万 , 快递员收入过5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 而以后也只会更高 。
实际上 , 我们国家过去专业级技术工作受到的尊重和收入并不比知识分子低 。
我爷爷当年从东北修铁路进京 , 后来进入某局下属工厂 , 因为没有学历却有技术经验 , 所以被评为“八级工” , 收入和当时工厂高级工程师差不多 。 而我姥爷当年有大学学历 , 在某大学教书 , 收入好像也差不了多少 。
所以 , 我觉得未来社会不应该以白领和蓝领划分 , 它的收入分级应该按照技术含量和人才稀缺性来划分 。
我们说的技术工作和专业工作 , 未来收入持平也是指日可见的事情 。

我上海表侄子的故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父母的期盼 , 但有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应试教育不适合每一个人 , 有些孩子就是对学习这件事不感兴趣 。
北野武曾经说过:“只要努力就会有结果 , 我们不要再对孩子说这种假惺惺的话啦 。 我们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认清现实 , 这是爹娘必须教会孩子的 。 ”
有人可能会说 , “这种话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 但如果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 那么一个没什么运动细胞的孩子就能摘得奥林匹克的金牌了吗?


我在上海的表侄子的故事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 。 他在上海就读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好学校 , 小学读的是实验二小 , 中学读的是一所区重点 。 结果他的成绩就一直上不去 , 甚至厌学了 , 以至于到初二还休学了一个学期 。
家里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 给他转了一个私立中学 , 就是为了备战中考 , 但是到了最后 , 家里的人一商量 , 既然他读书读得这么不快乐 , 每天还精神不振的样子 , 还不如帮他找一个好的职业学校 , 不要再追求大学的学历了 。
当然这个决定一家人也是讨论了很久 , 最后他们报考了一家上海工商外国语学校 , 属于中专 。 3年学制结束之后 , 直升东海学院(大专) , 这个学院为很多商业和非商业的航空公司的计算机控制平台提供人才 。
表侄子就读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 , 因为以高于平均录取分100分的成绩被录取 , 他一直是学生会主席 , 也是该届成绩最好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