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红栏三百九十桥,胡儿能唱琵琶篇,白居易和唐宣宗的诗出律了吗?( 二 )


有恨头还白 , 无情菊自黄 。
一为州司马 , 三见岁重阳 。
剑匣尘埃满 , 笼禽日月长 。
身从渔父笑 , 门任雀罗张 。
问疾因留客 , 听吟偶置觞 。
叹时论倚伏 , 怀旧数存亡 。
奈老应无计 , 治愁或有方 。
无过学王绩 , 唯以醉为乡 。
【唐·白居易|红栏三百九十桥,胡儿能唱琵琶篇,白居易和唐宣宗的诗出律了吗?】这首诗通篇只有“司”这个字 , 似乎不合律 。 按照洪迈的解释 , “司”作入声使用 , 其实还是很常见的 , 他举例了唐宰相武元衡的“惟有白须张司马” , 出自《送崔舍人起居》:
赤墀同拜紫泥封 , 驷牡连征侍九重 。
惟有白须张司马 , 不言名利尚相从 。
司马一词 , 大多用作“平仄” , 例如:
方外怀司马 , 江东忆步兵 。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 唐·张说
从师祗拟寻司马 , 访道终期谒奉林 。 《题空明洞》 唐·杜光庭
可怜吹帽狂司马 , 空对亲舂老孟光 。 《明日重九 , 亦以病不赴述古会 》宋·苏轼
司马一词的“司” , 用仄声其实也不算太少 , 还有:
还闻田司马 , 更逐李轻车 ,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 唐·王维
司字 , 其实在古韵中有平【上平四支】、去【去声四寘】二声 , 至于洪迈为何说是入声 , 就不太清楚了 。
唐·白居易|红栏三百九十桥,胡儿能唱琵琶篇,白居易和唐宣宗的诗出律了吗?
本文图片

四、相 , 平声作入声
另外 , 洪迈还提到了“相”字的用法:
又以相字作入声 , 如云:“为问长安月 , 谁教不相离” , 是也 。 相字之下自注云:思必切 。
谁教不相离 , 出自白居易五言排律《山中问月》
为问长安月 , 谁教不相离 。
昔随飞盖处 , 今照入山时 。
借助秋怀旷 , 留连夜卧迟 。
如归旧乡国 , 似对好亲知 。
松下行为伴 , 溪头坐有期 。
千岩将万壑 , 无处不相随 。
谁教不相离 。 教 , 平声 , 如:不教胡马度阴山 。 但是“相离”的“相”大部分读平声 , 例如:
前林腾每及 , 父子莫相离 。 《猿 》唐·杜甫
君心能不转 , 卿月岂相离 。 《送李卿赋得孤岛石(得离字)》 唐·岑参
白居易的其他律诗 , 相 , 也是平声:
唯残病与老 , 一步不相离 。 《途中感秋》 唐·白居易
在【唐韻】【正韻】中 , 相 , 有去声的读音:息亮切 , 襄去聲 。 在平水韵中 , 相 , 也有平、去二声:平 , 【下平七阳】、去 , 【去声二十三漾】 。
关于白居易自注”思必切“ , 发音与”悉”相同 , ”悉”在【入声四质】 。 关于这个字的入声用法 , 陆游也曾经解释说:
世多言白樂天用相字 , 多從俗語 , 作思必切 。 如:為問長安月 , 如何不相離 , 是也!然北人大抵以相字作入聲 。
至今猶然不獨樂天 。 老杜云:恰似春風相欺得 , 夜來吹折数枝花 。 亦從入聲讀 , 乃不失律 。
俗謂南人入京 , 師效北語 , 過相藍輒讀其牓曰:大厮國寺 。 傳以為笑 。 《老学庵笔记·卷十》
陆游说杜甫的”恰似春風相欺得“中 , 相 , 也是入声 。 还说这是北方人说话的音调 。 北宋时 , 有南方人去汴京学习北方人说话 , 见到大相国寺 , 读匾额时念:大厮国寺 。
厮 , 在唐朝也是入声字 。
北宋刘攽在《中山诗话》中说过:
今人不用厮字 , 唐人作斯音 , 五代已作入声 , 陶谷云“尖檐帽子卑凡厮”是也 。 《中山诗话》
刘攽说 , 北宋很少用厮字 , 唐朝时是平声 , 五代已经是入声了 , 看来北宋都是读入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