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媒体时代,怎样为文学召回更多读者

“互联网读书人”在当下文学场域里是一个独特又有分量的存在 , 他们在原有学院、民间等评价体系之外 , 又打开了一个直接面向市场、大众的文学场域 。 他们擅于利用不同媒介形式 , 以自己为中介沟通纯文学和大众文化消费 , 打破文学研究的封闭范式 , 召唤更多受众关注文学 。 他们的文学评论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传播习惯 , 在评论的同时也在进行一种带有精英趣味的文学教育 , 虽不具备系统性、理论性 , 却重视可读性、可感受性 , 正符合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文学阅读的期待——与现实生活相互沟通 。
这一人群出现的背景是 , 近年来“读书”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情境性 。
首先它被用来和当下浮躁的生活风气相对照 , 总有人发问“在信息爆炸时代 , 时间被视频音像、碎片文字侵占的今天 , 自己有多久没有安静地坐下来看一本书了?”正是把阅读视为一种屏蔽嘈杂、抵抗碎片、回归自我的独特生活方式 , 呼唤一种慢节奏、富有情趣的人文传统的复归 。 由此“读书”从强调汲取知识、获取功名等“目标”转化为一种使人放松的“方式”、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 , 凸显的是读书的无功利一面 。 这背后还反映出当物质消费划分的等级被追赶时 , 人们开始转向文化消费 , 以读书付出的时间成本价值大于商品消费的金钱成本——不为生活所困的人才有时间和精力“读书” 。
其次“读书”是一种兼具私人性与公共性的活动 , 私人性在于阅读环境、方式的私人化 , 同时读者所做出的判断以及跟自身经验勾连也是个性化的 , 但也被公共环境所影响 , 比如借助媒介信息和参与网络评论来印证或修改自己的判断 。 随着媒介发展越来越多人提倡“共读” , 强调阅读带来的情感联结 , 私人阅读正发展为一种看似个人性的“公共阅读” 。
最后从“读书”的作用来说 , 强调使人开拓眼界、增加谈资、结交同类 , 在文化消费中占有一席之地 , 使其更符合对城市中产阶层的人格塑造 。
当“读书”从私人转向公共时 , 大众对于“读书人”的期待和描摹也在发生变化 , 从过去的“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变得越来越富有情趣化:能将文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且不为生活所困 , 能将抽象思维形象化 , 能迅速、明晰作出判断 。 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在互联网上受到瞩目 , 如止庵、史航、绿茶等 , 他们将读书变为一种职业、一种生活方式 。
“互联网读书人”区别于传统书评人 , 不侧重评论;也区别于学者 , 不侧重研究 , 而是探索“读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路径 。 他们类似迈克·费瑟斯通提出的“新文化媒介人” , 在文化艺术和大众之间担任沟通桥梁 , 从而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 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 , 通过教育和培养受众 , 主动消解横亘在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之间的旧的差异与符号等级;他们致力于向大众普及、传播文学 , 把欣赏文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相较于传统知识分子更能把握文化市场的运作规律 。 他们活跃在不同媒介 , 根据媒介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 , 比如在微博侧重话题讨论 , 在抖音侧重情感抒发 , 在今日头条侧重文本阐释、细节打捞 , 在小红书侧重阅读和日常生活的勾连 。 借助不同媒介形式 , 他们成为互联网的“文学KOL” , 也越来越将自己变成“媒介” 。
“互联网读书人”的评论有其鲜明特点 。 首先从表现形式来看 , 这些文学评论大多发表在微博 , 因字数限定语言更为平实简洁、观点鲜明 , 符合互联网的评论生态 , 点评时常一针见血 , 常有精彩的句子和想法 , 引起读者共鸣 。 无论是抽象概括、制造对立、提炼金句、刻意剪裁 , 还是反讽、暗讽 , 都是互联网常用的话语方式 , 又更为凝练 , 有击中要害之感 。 与学院派的理论缠绕和空洞话语相比 , “互联网读书人”的文学评论都落在具体之处 , 一个结构、一个细节、一个人物、一个词语 , 注重阐释 , 言之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