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媒体时代,怎样为文学召回更多读者( 二 )


“互联网读书人”有着鲜明的个人趣味和评判标准 , 对于某些作家、作品有偏执性的喜爱和厌恶 , 使得他们的评论里没有模棱两可的表述 , 而是充满着明晰的判断 , 和当下有些严肃文学评论沦为小圈子里的封闭游戏相区别;“互联网读书人”强调作家、作品和生活的关联 , 重视文学作品对日常生活的呈现 , 认为好的作品应当映照出写作者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敏感度 。 同时他们喜欢“好看”的故事 , 能让读者进入到文学所创造的情境中来 , 从读者角度考虑问题 。 “互联网读书人”对文体保持着高度敏感 , 特别注重叙述角度的选择 , 会对叙事技巧进行拆解 , 把评论从“写什么”拓展为“怎么写” , 告诉读者好在哪里 , 对受众进行一种文学教育 , 这种文学教育面向有一定文化知识 , 却没时间系统学习文学的人 , 常以一种碎片化、语录化或开列书单的形式呈现 。 他们所提供的不是文学常识 , 而是经过个人消化后独特呈现的知识 , 使受众产生对于不具备这种知识人的鄙夷 , 由此生成一种精英意识 。
“互联网读书人”虽然为文学召唤回不少受众 , 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 如有学者指出的 , 他们缺乏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 , 即便发出批评也只是针对特定对象 , 如“学院”等 , 将批判作为标签来凸显个性 , 并非真正关心社会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的现状 , 也不追求终极价值、意义 , 更不具有道德感、使命感;他们过于提倡审美性 , 而不对审美背后的知识逻辑进行梳理、整合 , 都是碎片化的知识 , 无法形成系统的结构 , 只能用来彰显一种生活趣味 , 而不具备任何批判性、反思性和再生产的可能;他们看似具有独立性、不依附于某个组织 , 但实际却与资本紧密结合 , 顺应着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 亦被网络流量所影响 。
他们的评论和推荐因专业性和表述的平实显得更具分量和亲近感 。 但要警惕三个趋向:一是“互联网读书人”可能过于狭窄的阅读趣味导致往往偏好某一类型 , 贬低另一类型;二是“互联网读书人”有时会夹带私货 , 这种夹带还不能被轻易识别 , 因为他们形成一套特殊的话语方式 , 东拉西扯、避重就轻 , 把一本平庸的书也说得天花乱坠;三是“互联网读书人”尽管有着自己的知识谱系和精神结构 , 勇于发表见解 , 但过于受到人文话语的影响 , 缺乏对社会政治经济的深层了解 , 容易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文学问题进行消解 , 也容易抽离具体的历史情境和时代背景 , 只停留在审美层面讨论问题 。
【文化|新媒体时代,怎样为文学召回更多读者】“互联网读书人”作为新的文艺群体正在受到关注 。 他们对于文学有着独到且深入的理解 , 其推荐越来越受到读者的认可 , 成为一种文学品质的“保证” ,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 也影响了大众文化消费 , 开辟了新的言说空间 。 同时让我们反思传统文学评论如何既有专业深度 , 也有人文温度?如何才能变得更加“有效” , 重新进入大众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