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塞|大哥,吃顿好的没多大罪过( 二 )


作为人物性格塑造,也许这样比较省事,可省事带来的恶果就是非常贫瘠的样板话,变成了纸片人。越往后越如是,场景换来换去,不管是1980年代初流行的马克西姆豪华餐厅,还是1990年代的“燕鲍翅”海鲜大餐,大哥化身为道德标杆,每顿饭都念叨“吃要节约”“吃要朴素”“天下最好吃的是西红柿鸡蛋面”,简直让人想到了民间故事里被塑造出来的讲述五百年谚语的老者,机械,乏味,充满了道德训教而丧失了真人气息。最后一幕尤其可笑,去世的大哥被亲友们集体发放了好人卡,因为一辈子勤俭节约,而胡吃海塞的二哥最终进了监狱,因为吃得太好太多太贪婪。
如果不是在人艺的舞台上,我几乎会觉得这是一出儿童寓言剧,剧本是古老的母题,富人吃太多太浪费,到了饥荒年代,不得不找贫穷的邻居讨饭,这么古老的道德命题,如果有充分细腻的表演,我也可以接受,可是到了后面几场,全部是春晚小品的套路,各种戏剧矛盾只不过是作者强努出来的冲突,非常生硬呆板,让人毫无期待。简直在换场的瞬间就知道满舞台的演员多无聊,他们像木偶,整体被拎着胳膊,开始了道德宣讲,想起了音乐剧《芝加哥》里的一幕,明明演员们都有身体,都有心,可是上面有提着绳子的导演,你只能按照他的方式去演出。
大家丑化着胡吃海塞的场面,估计在导演成长的年代,去吃海鲜大餐的都是大款,所以这场面被表现得极为丑陋;煽情的机场送客的场面,老二的孩子去美国留学,老二已经进了监狱,还是一辈子甘愿吃苦的大哥夫妇攒出了钱,送他出国,临别的时候,把一盒路上捡到的马齿苋现场凉拌吃了,也就是我们说的“富人讨饭,穷人送粮”的古老道德主题。我不由得思考,是不是编剧童年被反复灌输了这个故事?
台下的我是脑洞开了,大哥有一辈子发现马齿苋的能力(去机场的公交车站也要摘),加上全剧渲染的勤劳吃苦,要是我,早给大哥安排一个勤劳致富的结局,开个野菜饺子包子加烙饼的小饭铺,也早发财了吧?光给人发好人卡有屁用?
都说导演爱吃,可是我越看越觉得他没吃明白。事实上,中国人吃饭,道德不在吃饭之外,而就在饭局之内,寒酸的饭局未必道德,富庶的豪宴未必不道德,吃中的乾坤世界自有道理,与现实世界既关联,又区隔,能把这种复杂性写明白、做清楚的戏剧,才是好的戏剧,而不是整一出儿童剧来打发观众。
前两天看日本陶艺家,也是著名的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的文章,他开设日本最精致的餐厅,拿萝卜做食材的时候,一定要把萝卜皮精心地削下来,做腌渍菜吃,在他看来,这个和贫困富裕毫无关系,就是因为,这个材料值得这么吃。吃豪奢的饭,未必就是山珍海味,吃简素的饭,也未必就是野菜蔬食,背后的花样多着呢。我倒期待创作者能有这种见识,重新编排一出戏,吃蔬菜的大哥老谋深算,最后进了监狱,胡吃海塞的二弟单纯如一,是个碌碌无为的普通人,至少与一般认知有反差,让我们对吃饭这件事多一些思考。
中国人其实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尽管我们有着种种的道德小故事,随时随地拿出来教育孩子,但是,我们有更多的食经、菜谱,包括一个个吃的场面故事,背后的人性远非“吃得朴素就是好人”这么简单。
不是不可惜的,好不容易有一出食物为主题的戏,被偷天换日成了“食物的道德观”这么一个贫瘠的演出,我是觉得编剧、导演还是要加强吃的自我修养,在吃上继续努力,才能排练出真正的吃喝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