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藏“九霄环佩”琴,是谁做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藏“九霄环佩”琴,是谁做的?
本文图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藏有一床唐琴“九霄环佩” , 为国家一级文物 , 琴式为典型的伏羲式 。 根据琴底铭文可知 , 此琴原为北宋冯轸藏品 , 后经南宋鉴藏家周必大鉴定 , 其系唐代“雷琴” 。 然而 , 相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被视为“鼎鼎唐物”和“仙品”的唐琴“九霄环佩” , 国博这床“九霄环佩”的知名度却并不算高 。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藏“九霄环佩”琴,是谁做的?
本文图片

▌[唐]“九霄环佩”琴 伏羲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侧面
国博藏“九霄环佩”琴 , 伏羲式 , 琴面为桐木斫、琴底为梓木斫 。 琴体通长123.5厘米 , 肩宽23厘米 , 尾宽15厘米 , 厚5.6厘米 。 原漆为黑色 , 漆光尽褪 , 色如栗壳 , 褪漆处露红地 。 蚌徽 , 鹿角灰胎 , 通体发蛇腹兼牛毛断纹 。 圆形龙池 , 长椭圆形凤沼 , 纳音微隆 。 雁足、琴轸均系红色玛瑙石制成 。 琴腹内有墨书字迹 , 惜漫漶不可识 。 琴底颈部、龙池上方阴刻大篆书“九霄环佩”四字琴名 。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藏“九霄环佩”琴,是谁做的?
本文图片

▌琴面断纹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藏“九霄环佩”琴,是谁做的?
本文图片

▌琴名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藏“九霄环佩”琴,是谁做的?
本文图片

▌琴额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藏“九霄环佩”琴,是谁做的?
本文图片

▌周必大行草书铭文
除琴名外 , 在龙池左右两侧还镌刻有南宋周必大行草书铭文 , 凡65字 , 笔力苍劲 , 体势飞动 , 镌刻精丽 。 现录文如下:
“雷氏斫之 , 肇自开元 , 冯氏宝之 , 不知几传 。 我非知音 , 而理可言 , 心主于内 , 手应乎弦 。 故声和可以仰马 , 意杀形之捕蝉 , 岂特此哉 。 大则歌《南风》 , 小即治箪父 , 举不出于斯焉 。 ”
款署为“嘉泰元年四月辛丑平园老叟周必大书” 。
龙池下部阴刻一“中和之气”篆书印 。
该“九霄环佩”琴气象浑厚、古朴、凝重 , 工艺规整 , 体制合古 , 篆铭特佳 。 1980年前后 , 此琴曾经吴景略、李祥霆等琴家按弹 , 均称赞不已 。
琴底所刻周必大撰书铭文 , 在周氏著《平园续稿》中有录 , 名为《冯轸元芳琴铭》 , 并收入《文忠集》 。 《冯轸元芳琴铭》文与琴底所刻完全相同 , 据此可断此琴原为北宋冯轸所藏之物 。 南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四月辛丑日 , 经周必大鉴定为唐代西蜀斫琴名家雷氏族人所斫 , 并撰写跋文一则记之 。
冯轸(生卒年不详) , 字符芳 , 仁宗朝名臣冯京之侄孙 , 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 。 官历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主簿、建德府知州 , 绍兴九年(1139)至十年(1140)任浙江严州知州 。 冯氏一生颇喜收藏 , 青铜彝器、书画碑帖、古琴等无所不能 。
周必大(1126~1204) , 字子充 , 一字洪道 , 自号平园老叟 。 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 , 至祖辈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 。 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 “庐陵四忠”之一 。 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及第 。 绍兴二十七年(1157) , 举博学宏词科 。 曾多次在地方任职 , 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 , 封许国公 。 庆元元年(1195) , 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 嘉泰四年(1204) , 在庐陵逝世 , 获赠太师 。 开禧三年(1207) , 赐谥“文忠” , 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 周必大工文词 , 为南宋中期的文坛盟主 , 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名家多有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