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举|三读《孔乙己》:当时代决定抛弃你,确实不会打招呼,而是抽耳光( 三 )


丁举|三读《孔乙己》:当时代决定抛弃你,确实不会打招呼,而是抽耳光
文章图片

五、
就这样 , 怀着一腔抱负 , 孤独又不被理解的自己 , 慢慢消失在咸亨酒店门口昏暗的路灯下……
很多人抨击孔乙己 , 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 哀其不幸 , 怒其不争 , 怀着一腔热血 , 却不肯努力奋斗 , 最终活成了这个样子 。
《孔乙己》读到这里 , 仿佛可以下结论了 , 与读书时代的答案不同 , 孔乙己的悲剧或许是自己造成的 。 他是高不成低不就 , 找不准自己的定位 , 又不愿意付出努力 , 最终碌碌无为 , 整天活在自我否定又肯定的矛盾之中 。
直到“双减”政策下达后 , 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位从事校外教育工作的朋友发的一条动态 。
说的是 , 最后一节语文课了 , 他在讲陶渊明的著作 , 嘴上读着“不为五斗米折腰” 。 眼睛看到的却是花钱来补课 , 还不愿意认真听课的孩子们 , 再想到自己教培行业的未来 , 突然就想到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 随后便落泪了 。
是啊 , 我们有几个人可以像陶渊明一样说出如此豪迈之言 , 又有几个人能像李白一样拽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
于是这位朋友感同身受 , 觉得自己就是孔乙己 , 除了会读几篇古文 , 会教教学生以外 , 好像再也不会干别的了 , 怎么办?
就像孔乙己 , 是封建社会的错吗 , 是他个人不够努力吗 , 是身边的人不理解吗?
这时候 , 我们再去了解一下孔乙己的背景 , 突然就有了另外一个答案……
丁举|三读《孔乙己》:当时代决定抛弃你,确实不会打招呼,而是抽耳光
文章图片

六、
孔乙己的悲剧固然有封建社会的错 , 也有个人的不懂变通 , 但更多的是时代给他的当头一棒:
孔乙己所处的时代 , 正是清末 , 而他的时代结束的标志并非是1912年清朝的灭亡 , 而是1905年科举的废除 。 就像美国社会学家罗兹曼在他的著作《中国的现代化》中写得那样:

“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 , 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 ”
这一年的9月2日 , 光绪帝颁布了一条上谕:
“着即自丙午科为始 ,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 ”
在此之前 , 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 , 两江总督的张之洞 , 以及学部的张百熙都曾经奏请清廷:
“以十年为期 , 递减科举 , 以图渐次废除 。 ”
很不幸 , 清廷受变法人士的影响 , 以及求快求速的目标 , 为消除舆论 , 索性一刀切 , 不顾那些学子的死活 , 迅速取缔了科举 , 开办新式学堂 。
科举的废除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 毕竟这项制度弊端太多 , 不利于新式学堂的开办 , 也不适合清朝的发展 。
虽说朝廷也给了这些读书人一条可以走的路 , 但毕竟是少数人能走 , 绝大部分读书人处于了一种绝望当中 。
很多人说 , 清廷废除了科举制度 , 等于否定了自身的正当性 , 毕竟乡绅阶层的合法性没了 , 这才是压倒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
放到读书人身上 , 就像孔乙己一样 , 他的岁数也不小了 , 应该40岁以上了 , 读了几十年的四书五经 。 突然有一天人们告诉他 , 科举没了 , 别说大学没得考了 , 就算是其他考上大学的人 , 也不再包分配了 。
最关键的是 , 你学了几十年的东西 , 全部作废了 , 毫无用处 , 换做是你 , 怎么办?
否定了过去几十年学的东西 , 没疯就算不错了 , 这时候你想通过教授小伙计“茴”字怎么写 , 试图告诉他 , 这些东西也不算白学 , 至少记账能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