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评展|扎哈特展,一个“大型售楼处”?( 二 )


观众|评展|扎哈特展,一个“大型售楼处”?
文章图片

复星艺术中心安藤忠雄展上 , 安藤忠雄在欧洲旅行时手绘的建筑草图
如此不友好的策展思路 , 却因为周末高温天大排长龙的照片传遍网络 , 迎来新一波营销点 。 试问既非历史悠久的真迹 , 又非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 , 现代建筑展览给公众带来的到底是什么?难道是给观众提供发九宫格图片的素材?
恐怕策展方也没定位准确 。 一不小心变得像房产开发商布置的效果 , 而观众也只记得“到此一游” 。 (文/灿兮)
“万物的声音”:——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二)
地点:上海西岸美术馆
展期:2021年7月28日—2023年2月5日
点评:与同期展出的康定斯基展 , 讲述艺术家作品风格从哪里演变而来的直观性不同 。 “万物的声音”的多元性或许体现了当代艺术的正在延伸的多重面向 , 也通过冲击对艺术定义的理解 , 提示对艺术作品的思考 。
评星:四星
在东西方传统中 , 对“物”的描绘有着悠久的历史 , 虽然风格理解迥然不同 , 但共通之处是画家不仅在作品中展现画技 , 更是通过物品的选择、构图等体现思想 。 如16、17世纪源于荷兰的静物画中 , 凋零的花朵寓意着基督教中“物质生活归于虚荣”的思想 , 骷髅更是“终有一死”的警示 。 中国文化中也是如此 , 南宋画僧牧溪的《六柿图》就是以禅宗的角度邀请观众沉思万物平衡与生死规律的代表之作 。 可见 , “物”长久以来都是艺术家展示技法、表达思想的载体 。
这样的传统延续到了百家争鸣的现当代艺术中 。 当艺术不再局限于展示艺术家成熟的技法和思想 , 更具有一种实验性质 ,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物品”的描绘来实验、开拓、提出疑问、挑战权威 。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的第二个常设展“万物的声音”即试图以“物”作为线索 , 选取法国蓬皮杜中心馆藏中20世纪以来与之相关的作品 , 为观众展现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 , 以及伴随时代艺术家所关注的问题 。
观众|评展|扎哈特展,一个“大型售楼处”?
文章图片

展览现场 , 托尼·克拉格的《展开的螺旋体》(1982年) , 让人联想到城市的形态 。
展出的百余件作品 , 虽然主要诞生于西方 , 但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也有共鸣 。 “万物的声音”作为常设展 , 与特展往往聚焦特定艺术流派或艺术家不同 , 它尝试用大量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为观众梳理西方现当代艺术的脉络 。 观众可能对其中一些艺术家(如毕加索、杜尚、曼·雷)有一定了解 , 但对有些却是陌生的 。 通过这个展览可以将熟悉与陌生艺术贯穿 。 如果对某个艺术家特别有兴趣 , 也可以以此开启对他的了解 。
观众|评展|扎哈特展,一个“大型售楼处”?
文章图片

展览现场 , 曼·雷 作品《坚不可摧之物》(1923 ,1959年)
相比 , 西岸美术馆常设展的首展“时间的形态” , 此次“万物的声音”为观众了解现代当艺术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 但如果试图仅通过一次参观常设展来完整地学习20世纪以来的艺术发展是自然是不切实际的 。 展览不是美术史教科书 , 展览侧重策展理念 , 关注内容和逻辑的连贯性 。
观众|评展|扎哈特展,一个“大型售楼处”?
文章图片

展览现场
如果看过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合作的两场常设展 , 会发现展览中即便是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 , 从策展角度会给予不同解读 。 比如 , 上篇“时间的形态”曾展出杜尚于1913年创造的首件“现成品”艺术《自行车轮》 , 而在中篇“万物的声音”中 , 观众将看到艺术家于1917年创作的另一件“现成品”艺术代表作《帽架》 , 进一步理解杜尚从日常消费品的角度对艺术价值及艺术姿态提出的质疑 。 “《时间的形态》以主题性而非时间线性的方法 , 带领观众穿梭于20世纪和21世纪的现代艺术 , 同时突出了在这一时期 , 有关空间及解构 , 而第二场展览则围绕另一个同样贯穿于整个现代性历程的主题展开 , 那就是对物件功能的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