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县令为破案出一上联,原告轻松对出,于是县令指着被告:你有罪!

说起郑板桥,大家还是知道的,他是“扬州八怪”之一。此人一生历经康雍乾三朝,他是康熙年间的秀才,到雍正十年的考上举人,在乾隆元年才中进士。中进士后,历任山东范县县令、潍县县令,虽然政绩显著,但他这并非他想要的。并且郑板桥的个性实在不适合当官。
他是个狂人、毒舌,又不喜欢阿谀奉承,很不习惯官场的那一套,结果丢了乌纱帽,晚年居住在扬州,以卖画为生。
被告|县令为破案出一上联,原告轻松对出,于是县令指着被告:你有罪!
文章插图

他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却大彻大悟“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这句“安的糊涂,吃亏是福”也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反正就是这么个人。其实,郑板桥为官期间也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情。
被告|县令为破案出一上联,原告轻松对出,于是县令指着被告:你有罪!
文章插图

郑板桥考上进士后,先是在范县当县令,由于政绩出色,被调任到富饶大县潍县。谁知,刚上任就遇到一件官司案件。
原告是一个教书先生,给财主儿子教书的老师。被告就是财主,原告辛辛苦苦给被告的儿子教了一年书,结果被告拒绝支付工资。教书先生一气之下将财主告上公堂。那么,结果如何呢?
被告|县令为破案出一上联,原告轻松对出,于是县令指着被告:你有罪!
文章插图

当然,说结果之前,我们还是看看这个故事的前因,这个更精彩。
潍县有个大财主,也不知道靠什么致富门路发了大财,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当然,这位财主出名除了钱多外,还有一样出名,那就是十分抠门、小气,精于算计,对待自己的工人,能克扣就克扣,能少算就少算。
其实,现在有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尤其是那些从穷到富的,因为他们知道钱来的不容易,为了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财富,他们斤斤计较、处处算计,怀疑心很强,生怕钱被别人给弄去了。表面上说从前的日子好,但实际上很害怕回到从前的日子。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
反正就是这么个财主,他的孩子到了读书的年纪,财主决定给他找一个教书先生。因为财主的吝啬、小气早已闻名,所以,没人来应聘。就在财主苦苦等待下,终于来了一个教书先生,也就是我们的原告。
实际上,这个教书先生看财主平时仗势欺人、克扣员工很不爽,他主要想来教训一下这个抠门的财主。
来了后,他就跟财主立了一份契约、字据,上面写道:“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
因为古代写字不用标点符号,阅读的时候要我们自己断句,没什么学问的财主喜出望外,这么好的事情,自然答应了。财主是怎么断句的呢?
他看的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包伙食可以不提供鸡鸭鱼肉,每顿就是粗茶淡饭,最关键的是,连工钱都可以不用给。抠门的财主自然高兴的不亦乐乎,很快双方画押签字。
谁知没几天,教书先生就来抗议了,为什么伙食没有肉?财主得意洋洋的说:“你自己立的字据,鸡鸭鱼肉没有也可以。我按照合同办事,公事公办。”
教书先生笑了笑,把字据拿来,在上面加了标点符号,结果财主看傻了眼。原来这样断句: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
没文化的财主,只好每天供给教书先生吃鸭吃肉。
就这样,到了年关,教书先生又来找财主索要工钱,这时财主又不高兴了,不是说“无银钱亦可”吗?怎么来要工钱呢?
教书先生拿出字据,说这样念才对:“无银,钱亦可”
这下,财主气的,但不能不给,只好乖乖给了工钱,但他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又跟教书先生续约一年,说到时候付给教书先生八吊钱。教书先生看在孩子的面子上同意了,于是又教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