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茂|解读杜牧《题齐安城楼》:读一首唐诗,明白了一个常识,涨知识了

公元842年,正是唐会昌二年,39岁的杜牧,夹在“牛党”和“李党”中间,倍受煎熬。虽然李杜两家为世交,但杜牧一直在牛僧孺手下工作,且杜牧且好风流、不拘小节,李德茂不喜欢他,认为他有“牛党”嫌疑。同时,虽然杜牧在牛僧孺手下工作,却又赞同李德茂的政治主张,牛僧孺也不是十分信任他,认为他有“李党”嫌疑。



【 李德茂|解读杜牧《题齐安城楼》:读一首唐诗,明白了一个常识,涨知识了】
李德茂|解读杜牧《题齐安城楼》:读一首唐诗,明白了一个常识,涨知识了
文章插图

在这种背景下,刚从宣城回到京城工作不到三年的杜牧,就被外放到了黄州作刺史。为什么说是外放呢?虽然品级略有提升,但一是远离了政治中心,再想提升很难,二是黄州确实不是什么好地方。唐朝时的州分上等州、中等州、下等州,黄州,又名齐安郡,属下等州,是一个“官不曾安位,民不得聊生”、外放“逐臣”的地方,被京官视为“鄙陋州郡”,北宋张耒在《齐安秋日》诗中说黄州是“齐安荒僻地,平昔放逐臣”的地方。




李德茂|解读杜牧《题齐安城楼》:读一首唐诗,明白了一个常识,涨知识了
文章插图

辩证地看问题,事分两面。虽然看起来是被谪放到了黄州,但缺少了党争之间牵绊的杜牧,对自己治理黄州充满了信心,三年黄州刺史,硬是把一个荒凉的黄州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而他自己却“使君家似野人居”,毫不在意自己的得失,兴利除弊,关心人民。




李德茂|解读杜牧《题齐安城楼》:读一首唐诗,明白了一个常识,涨知识了
文章插图

虽然把精力都用在了政务上,但落日余晖之时,想起长安城,想起家人,思乡之情却时时流露。公元844年,即将离开黄州到池州任刺史前的一个傍晚,杜牧独自一人登上了江边的城楼,看着夕阳斜下,余晖像波浪般撒在沙滩上,忽然听到角鸣响起,思乡之情不由从心头涌起,于是吟诗一首《题齐安城楼》。




李德茂|解读杜牧《题齐安城楼》:读一首唐诗,明白了一个常识,涨知识了
文章插图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江楼上响起了呜咽的号角声,残阳的余晖洒在寒冷的沙汀。不必倚靠栏杆苦苦回头眺望,这里到故乡有七十五个驿亭。
古时黄州也称齐安,所以诗名为《题齐安城楼》。为什么说“故乡七十五长亭”呢?这就涉及到古代的驿亭制度,从秦汉开始,古代的物流交通、通信保障,主要依靠驿站来实现,驿站之间的距离为30里,中间设亭,每十里设一亭,即“十里长亭”,五里设短亭。驿亭之间官道相连,形成遍布全国的交通网。黄州到长安距离2255里(唐杜佑撰《通典》卷一八三),正好75个驿站的距离,所以杜牧在黄州回首长安时,用“七十五亭”来形容故乡的遥远。




李德茂|解读杜牧《题齐安城楼》:读一首唐诗,明白了一个常识,涨知识了
文章插图

另外,古人在诗中也常用数字,比如“南朝四百八十寺”、“二十四桥明月夜”等,有的是实指数字,有的是泛指。在《题齐安城楼》诗中,“七十五亭”既是实际数字,也是泛指距离遥远。也算一个小知识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