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在《雷蒙德·卡佛访谈录》一书里,卡佛谈论了什么?( 二 )


自传|在《雷蒙德·卡佛访谈录》一书里,卡佛谈论了什么?
文章图片

雷蒙德·卡佛
卡佛是家庭观念浓厚、保守传统的男人 , 他不会当着媒体的面仔细讲述私生活 , 往往只是轻言掠过 , 表现得像所有成功人士那样云淡风轻 , 把艰辛的往事作为当下的点缀和砝码 。 我们如果不了解、不清楚他的婚姻生活 , 就难以理解卡佛小说的那些重要元素 , 特别是早期小说里主人公面对纷乱无能为力的心态 , 以及后期小说增加了亮色和些许欢快、希望的原因所在 。
戴维·内尔作于1978年的访谈《我们自己生活的回音》 , 谈到了卡佛小说经常促使读者做出移情反应 。 内尔可能是最早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的采访人员 。 我们很容易在卡佛的小说里看到自己的身影 。 这是卡佛小说打动万千读者的根本原因之一 。
“极简主义”标签的误会
卡佛被视作美国蓝领阶层的代言人 , 不过 , 卡佛在访谈中拒绝了这项殊荣 , 被称为“代言人”让他压力沉重 。 有几次访谈 , 采访人员提到卡佛给他们的印象已经是一个幸福的男人 , 而不是他们之前以为的苦难的刻板印象 。 卡佛对创作的自传性屡次做了解释 。 他认为 , 写作手法过于自传化是一种危险 , 起码是一种很大的诱惑 , 一点点自传加上很多想象才是最佳的写作 。 诗歌创作给卡佛的小说带来了一些触类旁通的灵感契机 。 一点点意象的灵光 , 就能成为好小说的切入点 。 比如 , 《羽毛》里那只让人不安的孔雀 , 《保鲜》里那只坏掉的冰箱 , 还有聚会上的一点谈资 , 或尚未熄灭的香烟余烬 。 当访谈者询问怎样构思小说时 , 卡佛说 , 原则上是小说选择了他 , 先出现意象 , 然后是情感结构 , 让他不得不去写这篇小说 。
【自传|在《雷蒙德·卡佛访谈录》一书里,卡佛谈论了什么?】自传|在《雷蒙德·卡佛访谈录》一书里,卡佛谈论了什么?
文章图片

雷蒙德·卡佛
卡佛的文学观是访谈的重心之一 , 他谈论契诃夫、海明威、庞德、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弗兰纳里·奥康纳、约翰·契弗、安·比蒂、巴塞尔姆……契弗是他的好友 , 不过卡佛觉得契弗的《恰似天堂》平庸 , “一个好的短篇” , 卡佛说 , “胜过十部糟糕的长篇 。 ”巴塞尔姆在70年代声誉甚隆 , 卡佛对他的创新手法推崇备至 , 但是卡佛遵循现实主义传统 , 对实验小说毫无兴趣 。
卡佛虽被贴上“极简主义”的标签 , 但他认为“极简主义”隐含了视野和手法上狭窄的意味 , 与目光短浅和能力有限相关 , 因此卡佛极力想要撕下这个标签 。 为此他创作了风格更加宽厚、饱满的小说集《大教堂》 , 并且在各类访谈里一直拒绝“极简主义”的评价 。
这对卡佛意义重大 , 也许是文学意义的“弑父”冲动 。 作为成功人士标志的访谈 , 对过去难免有所掩饰、美化 , 还会尽量避开让人难堪的话题 。 有几次访谈提到了编辑戈登·利什 。 利什与卡佛结识于1967年 , 是卡佛踏进文学门槛的领路人 , 卡佛最早的一些作品都发表于利什就职的刊物《时尚先生》上 , 后来利什成了克诺夫出版社的编辑 , 给了卡佛一份短篇小说集的合同 。 在访谈中 , 卡佛对利什赞誉有加 , 说他对他帮助很大 , 他非常聪明 , 对原稿的不足之处特别敏感 。 但是 , 假如我们看过卡佛的传记或者读过两人相关的一些记述 , 就会发现 , 卡佛做了一些圆滑的人际处理 , 他对利什的看法不像他在公开的访谈中那么正面 。 卡佛为人称道的极简手法 , 实际上大多出自于利什的删改 , 他大刀阔斧 , 凶狠地砍伐枝叶 。 利什发掘了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卡佛 , 但也损害了卡佛的创作自主和自信心 。 卡佛对此耿耿于怀 , 《大教堂》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次对过去的掌控者的漂亮反击 , 让重新塑造自我的愿望成真 。 卡佛说过:“有朝一日 , 我必将这些短篇还以原貌 , 一字不减地重新出版 。 ”在卡佛过世之后 , 遗孀加拉格尔把利什修改过的那些小说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 以《新手》为名重新出版 , 利什过度简洁的修改版本 , 作家与编辑的密切关系 , 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 编辑在作家的生活中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