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眉山的初秋,还是可以感受到苏轼父亲诗句中那种氛围( 二 )


|于坚:眉山的初秋,还是可以感受到苏轼父亲诗句中那种氛围
本文图片

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 年1月8日) , 苏轼诞生在眉山的一块地上 , “我家江水初发源 , 宦游直送江入海 。 闻道潮头一丈高 , 天寒尚有沙痕在”(苏轼《游金山寺》) 。 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 , 岷江的中游 。 古称眉州 , 两宋期间 , 共有886人考取进士 , 史称“八百进士” ,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 。 这是一块好地啊!秋天再次登场 , 地面凉下来 , “山川随望阔 , 气候带霜清”(苏洵《游嘉州龙岩》) 。 如果忽略大地上那些局部变化的话 , 眉山的初秋 , 还是可以感受到苏轼的父亲苏洵诗句中的那种氛围 。 依然是河流在大地中间 , 两岸展开着平野、丘陵、树林、乡村 , 鹭鸶扬腿飞过芦苇 。 稻草又在田野上堆起来了 , 农民在乡场上掼谷子 , 唱歌般高举着稻穗 。 却也令人惆怅 , 这秋天已失去从前那个轰轰烈烈、排山倒海、一望无际的黄金大地 。 大地正在被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圈地运动蚕食着 , 眉山地面也大面积地种植了能够迅速致富的反季节作物 。 稻田萎缩 , 看不见一头牛 , 传统的秋天已经支离破碎 , 苏轼诗歌中的大地只能在想象中去连缀、修补 。
在苏轼的时代 , 中国是个巨大的乡村 , 像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婴儿一样 , 苏轼生于乡间 。 他和亲爱的弟弟经常在大地上漫游 , 苏辙曾回忆道:“昔余少年 , 从子瞻游 , 有山可登 , 有水可浮 , 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 ”(《武昌九曲亭记》)“大块假我以文章 。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苏轼第一次读到庄子的书 , “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 , 口未能言 。 今见《庄子》 , 得吾心矣!’”(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他先在大地文章中感悟到庄子的真谛 , 然后才读到庄子的文章 。 有一本诗集《庆历圣德诗》流传到他的家乡 , 苏轼读后 , 就问老师书里的作者韩愈、杜甫等人的情况 。 老师很奇怪 , 苏轼说:我很想认识他们啊!《宋史》说:苏轼“已有颉颃当世贤哲之意” 。
2014年的眉山城 , 苏东坡的名字无处不在 , 各种各样的东坡酒店、东坡饭店、东坡客栈……我住的宾馆里 , 大堂正壁上迎面扑来的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一家后来搬到城里 , “公年十一 , 僦(租赁)居纱縠(hú)行宅 。 读书于南轩”(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 纱縠行南街的苏轼故居现在是三苏祠 。 眉山的三苏祠是中国文明的圣地之一 , 这个祠堂供奉着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像龛 , 他们都是出生在眉山的伟大作者 。 在清朝选家吴楚材、吴调侯的著名选本《古文观止》中 , 苏轼父子三人的文章都被选入 , 苏洵四篇 , 苏轼十七篇 , 苏辙三篇 , 这个选本至今是中国的经典之一 。 从前 , 苏轼家也是寻常百姓 , 由于这家父子三人文章千古 , 因此超凡入圣 , 纱縠行南街的老宅成了圣地 , 一直被人们顶礼膜拜 。 史料说 , 苏宅在元代改为祠堂 , 此后各代一直在保持、维修、重修 。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 , 重修三苏祠 。 明嘉靖九年(1530) , 扩建三苏祠 。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 , 眉州知州黄元煐重修三苏祠 。 嘉庆十一年 (1806) , 三苏祠复置三苏父子像龛三座 。 嘉庆十八年 (1813) , 知州赵来震对三苏祠大修 。 咸丰三年 (1853) , 增修快雨亭 。 书法家何绍基任四川学政时 , 来眉山监考举子,到三苏祠拜谒 , 遇雨 , 遂命亭为“快雨亭” , 手书匾额 。 同治九年 (1870) , 增修三苏祠大门、耳房 。 光绪元年 (1875) , 四川督学张之洞倡建云屿楼、抱月亭、绿洲亭 。 光绪二十四年(1898) , 眉山人将披风榭重建于三苏祠 。 民国八年 (1919) , 眉山驻军旅长陈国栋筹资对三苏祠大修 。 民国十七年(1928) , 眉山地方官绅集议拓建三苏祠 , 增修南大门、百坡亭、式苏轩、半潭秋水一房山、船坞、彩画舫等 , 并修甬道、小桥 。 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三苏公园”题匾 。 民国二十五年(1936)六月 , 四川省善后督办刘为立“保护三苏祠布告碑”;七月 , 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立“保护三苏祠布告碑”;八月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签署“保护三苏祠布告碑”立于三苏祠 。 2006年 , 国务院公布三苏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4 年 , 眉山市政府拨款八千万 , 再次重修三苏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