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因培|两度担任山东学政的李因培

□韦钦国
李因培(1717—1767年),字其材,号鹤峰,云南晋宁人,乾隆三年(1738年)乡试中举,乾隆十年(1745年)高中进士。李氏家族四代为官,一门风雅——李因培的父亲李治民系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举人,李因培的长子李翊、次子李翔,孙子李浩均为进士,系当时云南名门望族。
【 李因培|两度担任山东学政的李因培】 李因培中进士后壮志将酬,意气风发,赋组诗《选庶吉士后述怀柬诸同志并寄同里友人》六首,第二首如是写道:“紫禁烟笼往里开,烛光剑气金银台。久知姑射餐风妙,也许东方索米来。万卷嫏嬛今可读,一天云锦正须裁。相逢狂客掀髯笑,不枉金龟换酒回。”愉悦心情跃然纸上。
经过在翰林院三年的学习,李因培受到乾隆重用,先受编修,旋升学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擢翰林院侍讲,同年八月二十九日接替陈其凝任山东学政,时年31岁。乾隆十四年(1749年)升内阁学士,乾隆十九年(1754年)再次任山东学政。
学政这个职位比较特殊,虽在地方任职但不属于地方官,准确地说是皇帝指派的京官外派,而且任地方学政期间在京原职予以保留并可正常升转,不受督抚管辖。清朝《漱华随笔·采访遗书》载,“着各省督抚学政,留心採访,不拘抄本刻本,随时进呈。”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总督、巡抚、学政三个岗位的并列性。
李因培|两度担任山东学政的李因培
文章插图

李因培画像
《新纂云南通志》载,“李因培习经史,才高而志刚,所至气凌人上,然能折节下士。”作为学政,李因培算得上称职,他确能礼贤下士。两度任职山东学政期间,李因培关爱海右士子,致力齐鲁文教,促进了齐鲁大地文学、文风、学风向上向善的改变,推动了山东文化事业的正向发展。清朝依据各省、各地人口总数、考生总数、贡赋情况、教育发达程度等,综合多种因素后定下各省各地录取的秀才、举人等数量。如有清一朝,山东通过县试、府试、省试可以获得秀才资格的人数两万有余,但通过筛选有资格参加乡试的不过一万五千人,这一万五千人中仅有69人可以通过乡试获取举人资格,从而进入仕途,实现“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理想。
当时,各地“功名”名额也非绝对固定,有的地方录取率高,相对容易一些。为做到更加公平,李因培任山东学政期间,就对一些地方参加考试和录取士子人数进行了调整。《清实录》载李因培曾上奏:“莱州府之灵山卫,辖三十七屯一所。每屯卫籍,实仅数家。应试文童,最多二十余人。武童十余人。进额、文武各八名,未免太滥。嗣后请各减三名,取进五名。”
学政任职期间,虽然与督抚齐平,但其除了作为皇帝的眼线,监督上报所在省份的主要官员德勤政绩外,主要职责是“掌一省学校、士习、文风之政令”,即主要负责管理一省文教、科考,并不插手钱粮赋税徭役等事宜,只能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其职权主要限于文教领域。李因培借此与同时代的多位齐鲁名士都有不同程度地交往,其中,与滕州王特选交往尤深。
王特选(1680—1756年),字策轩,号凫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举人,清朝前期鲁南一带文化名人。康熙四十七(1708年)王特选任济南泺源书院监院,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修《滕县志》,雍正三年(1723年)至雍正五年(1725年)任济宁州学正(府州等地方教育机构负责人,非学政),雍正八年(1730年)补任莱芜教谕,乾隆八年(1743年)任东昌府(今聊城)教授,乾隆十九年(1754年)致仕。
王特选在担任东昌府教授时与李因培相识、相知,两人相识于博州,即当时的东昌府,李因培曾作《怀王策轩》七言律诗一首:“开宝风流熟与伦,灵光一殿岿然存。诗如老鹤松梢见,官效寒蝉叶下蹲。自有文章藏石室,却教完带向桥门。博州再至人还健,真信韩婴道独尊。”诗里称赞了王特选的诗品和人品,怀念与王特选的交往经历。后来,两人又曾为史可法做拜墓诗,两人的诗同收在《史阁部文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