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新疆|很久很久以前 这里的小姐姐这样扎头发( 二 )


本文图片

鹤首金簪 汉代 尼勒克县哈拉图拜墓出土
1972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的一件象牙簪 , 长18.8厘米 , 粗1.1厘米 , 从该墓出土文书中得知象牙簪的年代为唐朝长安三年的遗物 , 属国家一级珍品 。
象牙簪 唐代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
风情依旧的宝钗
发钗和簪在功能上是相同的 , 但两者的结构有所不同:发簪通常为一股 , 而发钗则作成双股 。 最早的“钗”字被写作“叉” , 因为它的造型如同枝杈 。 《释名》曰:“叉 , 枝也 , 因形名之也” 。 《中华古今注释·钗子》:“钗子 , 盖古笄之遣象也 , 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 , 敬五以到玳瑁为之 , 始皇又金银作凤头 , 以玳瑁为脚曰凤钗 。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 , 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 。 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 , 一半赠给对方 , 一半自留 , 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 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 , 桃叶渡 , 烟柳暗南浦” , 即在表述这种离情 。 现在发现的最早的钗出现在春秋时代 , 是用一根完整的动物肢骨做成的 , 上面还有烙印的图案 。 在新疆考古发现的文物中 , 铜钗相对多见 。
1988年-1997年 , 中日双方联合组成考察队对民丰县尼雅遗址进行了长达10年的考古调查发掘 , 共调查古城、聚落、墓地等11类遗址215处 。 1997年在尼雅遗址采集到一件铜叉长15.8厘米 , 钗头直径1厘米 , 钗身单股直径0.25厘米 , 钗身细长 , 双股平行 。 钗头上装饰一圆形暗红色玛瑙 , 注重装饰性 。 尼雅遗址采集的一件铜叉 , 造型独特 , 用一根通条弯曲而成 , 一端为四股 , 连续弯出4个“S”形 , 这种造型的铜叉十分少见 。 时代为汉晋时期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新疆|很久很久以前 这里的小姐姐这样扎头发
本文图片

镶玛瑙铜钗 汉晋时期 民丰县尼雅遗址采集
晋唐时期的西域高昌女子大多使用铜钗、银钗和金钗 。 1960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336号墓出土了两件唐朝时期的铜钗 , 其中一件使用过的铜钗保存完好 , 素面 , 形如“U”形 , 两端均圆钝 , 长8厘米 , 径约0.2厘米 。 1972年阿斯塔那148号墓出土的一件银钗保存较好 , 长10.8厘米 , 上端宽扁 , 下端细长 , 变形 , 是麴氏高昌王国时期的遗物 。 目前新疆境内很少发现唐以前(包括唐代)的金钗实物 , 但吐鲁番文书中有关于金钗的记载“金钗一双、团花一枚、胭脂、胡粉、黑黛……”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新疆|很久很久以前 这里的小姐姐这样扎头发
本文图片

银钗 北朝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148号墓出土
新疆古代簪与钗的历史悠久 , 而且质地多样 , 式样繁简不一 。 总体上讲 ,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 簪与钗都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 新疆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簪的质地以骨、木、铜等质地为主 , 到了汉唐时期 , 簪上的装饰也日趋华丽 , 变化多样 。 除了铜簪之外 , 还出现了金簪、银钗、象牙簪等 。 北疆地区墓地遗址出土的铜簪的簪首 , 装饰着动物和禽类图案 , 表现出浓郁的草原游牧文化特色 。
汉代以后 , 随着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 西域女子也开始梳发髻 , 钗这种中原风格的头饰也传入西域地区 。 唐朝时期 , 中原的发髻对吐鲁番西州妇女的发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中原的锥髻、堕马髻、低髻、鸟髻、鬟髻、刀髻、乌蛮髻等发型传入吐鲁番高昌 , 这些千姿百态的发式都需要用簪、钗等来固定 , 使当地女子的三千发丝不致散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