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鹰|说吧,纪念碑——专访作家王小鹰( 二 )
自从近50年前结婚后搬入公公婆婆位于这里的公寓 , 王小鹰的足迹半径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一带 。
不管江南的夏季多么溽暑蒸人 , 只要从淮海中路、高安路交叉口穿入湖南路 , 然后一路朝北走过去 , 这一街区的梧桐浓荫永远在头顶编织出一片清凉 。
梧桐背后 , 是一幢幢西式洋房和低密度的公寓 。 近现代史上曾经入住的各种传奇人物和建筑本身的神秘美丽 , 让这一街区成为时下年轻人近悦远来的网红打卡地 。 这里 , 也是上海解放后许多南下干部和文化人士被分配入住的区域 。
本文图片
王小鹰和长辈共同居住的这套房子 , 曾是梨园泰斗俞振飞、言慧珠伉俪的家 , 宽敞的客厅曾是大师吊嗓子练身段的舞台 。 20世纪80年代 , 著名翻译家草婴也曾住在这幢公寓里 。 而几步之遥 , 在五原路288弄 , 则是“三毛之父”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的故居 。
王小鹰的父母、公婆都曾是新四军战士 。 结婚后婆家往来的亲友 , 以及母亲王庄霄在世时 , 让长女王小鹰陪伴去看望的阿姨叔叔们 , 大多住在周边 , 也大多是同一个身份——他们都曾是战士 。
在王小鹰作为后辈和作为作家的眼光打量下 , 这些进入暮年的战士似乎保持着一种与外界保持距离的生活方式——不管外界时兴什么流行什么 , 他们的生活起居显得特别简单 , 甚至单调 , 房间陈设如雪洞一样 , 四壁空荡荡的 。
有的人屋中连沙发都没有 , 有的人家里的家具上至今保留着机关的编号铭牌 。 虽然都身处这座以讲究生活情调、注重消费而闻名的城市的黄金地段 , 但打开他们的房门 , 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时光暂停的气息 。 屋子的主人还像在军队生活时那样 , 不要说服饰妆容 , 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之外别无他物 , 好像随时准备听到命令就要开拔一样 。
以王小鹰自己为例 , 1975年成婚的时候 , 王小鹰带着所有的嫁妆:两个人造革箱子、两床薄被、两床厚被、两床棉胎坐在黄鱼车上 , 丈夫在边上骑一辆自行车 , 从娘家出发到婆家 , 这就算是仪式了 。 婚房则是公婆让出公寓内一间东北朝向的小房间 , 小两口买了床和大橱等家具 , 加上公公送的一个书橱 , 就是全部家当 。 彼时 , “文革”还未结束 , 公公的公寓里 , 一半房间还被贴着封条 。 墙粉剥落 , 小两口就自己带了一桶粉来刷墙 。
这种简朴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而有所改变 。 这书橱保留至今 , 而一直到上个世纪末 , 公公婆婆都还坚持用一对旧藤椅 。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经历了什么?这一帧帧父辈的朴素的家居影像 , 都留在王小鹰的脑海里 。 老战士们对物质和消费的淡漠 , 对家居生活的不甚在意 , 并不完全是偶然的 。 背后一定是与他们的人生故事紧密交织的 。
王小鹰的母亲王庄霄曾是新四军皖南教导总队八队的队员 。 她所在的队伍是一支传奇的队伍 , 成员全是女兵 。 她们当中 , 有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 , 有来自上海、苏浙等大城市的青年学生和产业工人 , 有不堪压迫的童工 , 有贫苦的村姑 , 有远渡重洋而来的华侨 , 也有瞒着父母前来参加革命的巨富豪门家的千金 。 每一个人展开都是一本丰富的小说 。 由于材料过于丰富 , 描述反而变得困难 。
在云岭的晨曦中 , 这些出身背景各不相同的女兵在操练、行军和内务中习得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 以至于在进入上海生活、工作几十年后 , 依旧保持了行伍时的状态 。
这个摒弃旧日自我、获得一种新生的过程是怎样完成的?
- 复生@连载|《丰子恺自述》07:王囡囡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古诗词#关于王昭君的古诗词集锦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心学@心学大师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如何在人生低谷,孕育出思想高潮的?
- 跑道@一人分饰“元堇”和“王熙凤”的背后,新一代上海京剧偶像驰骋青春赛道
- 美术组@师者风采 | 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美术组 王钰老师
- 祭祀坑#河南殷墟王陵区新发现460多座祭祀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