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鹰|说吧,纪念碑——专访作家王小鹰( 四 )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 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 , 依然热爱生活 , 并为之而奋斗 。 ”
这句罗曼·罗兰的话 , 王小鹰把它放在《纪念碑》的第一句 。
大约在1994年 , 因为电视台拍摄共和国同龄人主题的专题片 , 要去黄山茶林场十一烈士墓前拍摄一些镜头 。 曾在此插队的王小鹰受邀带着当时只有5岁的女儿同往 。 当带着女儿来到山坳里的黄山茶林场四连 , 也就是她和丈夫曾生活工作过的采云队时 , 展现在面前的是门窗歪斜、砖墙剥落的小屋 , 门口到处是厚厚的鸟兽粪便 , 根本看不出曾有一群年轻人在这里有过笑声和哭声 。
1969年夏天 , 黄山地区骤降暴雨 , 引发一场特大山洪 。 黄山茶林场四连遭洪水围困 , 山洪冲毁了木桥 , 对岸食堂、仓库里大批粮食和化肥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 。 十余名青年沿着泥泞的山道赶到四连公路桥时 , 桥已被洪水淹没 。 他们毅然手挽起手 , 迎着没腰深的急流涉水而行 。 就在他们踏上公路桥时 , 凶猛的洪水猛然掀翻桥面 , 11位青年当场落水 , 不幸被洪水吞没 , 壮烈牺牲 。
牺牲青年中的陆华和王小鹰都是向明中学66届高中生 。 她们一起来黄山 , 住在一个宿舍 , 睡的是上下铺 , 一个锅里吃饭 。 朝夕相处的青春少女 , 忽然变成了冰冷的墓碑上的名字 。 这样的冲击 , 让王小鹰永难忘怀 。
陆华是个有为青年 , 来黄山不久就被选为生产队的副指导员 , 并作为群众代表列席了场部重要会议 。 倘若不是那场洪水 , 她的前程会如何?无数个夜晚 , 王小鹰一遍又一遍想着他们 。 如果他们不死 , 或许也能出国留学拿博士学位 , 也能成为腰缠万贯的炒股大户 , 也能是影视界的一颗耀眼明星……然而 , 他们化作了青山中的一抔泥土 。 他们审视生者的生活 , 会羡慕欣慰还是遗憾?
小说《纪念碑》一开始 , 一对上海知青恋人登场 。 男青年为了争取女友家人赞同 , 费尽心力谋得大三线军工厂职位 。 本以为从农转工能被高看一眼 , 但因为政策忽然允许知青返城 , 女友立刻回到上海另嫁他人 。 被抛弃的男青年不知如何面对被捉弄的命运 , 带着雷管去女友家决定做个了断 。
所有的人物 , 随这个事先被张扬的谋杀行动开场 。 事实上 , 这也是王小鹰经历的历史时刻 。 在此分水岭前后 , 高考恢复、改革开放、国门重启、市场经济、股票开市、民营企业等一系列新事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次第展开 , 个人面对剧烈变化的社会 , 观念被不断捶打淬炼 , 一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 这是很无奈的 , 也很令人生畏 。 其中的分量 , 并不亚于父母辈经历战争时遇到的挫折和压力 。
一个人一生中 , 大约会遇到上万的人 , 熟悉的或许有好几百人 。 这些人 , 你没有办法知道每一个人的结局 。 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 , 王小鹰觉得有义务给他们每一个人一个结局 。 在《纪念碑》的下部 , 这些从知青岁月里走出来的青年 , 都有了各自清晰的判词 。
这是书中人的故事 , 也是书外人的见证 。
当自己两鬓斑白 , 回望黄土陇中永远年轻的逝者时 , 能纪念的是什么呢?
王小鹰|说吧,纪念碑——专访作家王小鹰
本文图片

王小鹰说 , 对死者的纪念总是渐渐地淡漠 , 并且 , 如今的道德观、价值观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人们也许会觉得 , 以11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去换取几麻袋粮食、化肥 , 实在是不值得 。 然而 , 那粮食、化肥当时代表着集体的利益 。 值得永远纪念并崇敬的是 ,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