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王充闾:中国古代禅悟诗中的诗心和禅趣( 二 )


与此相似 , 晚唐时期比丘尼无尽藏的《梅花》:“着意寻春未见春 , 芒鞋踏破岭头云 。 归来笑捻梅花嗅 , 春在枝头已十分 。 ”禅宗开悟是“曲折而明”的 , 亦即有一个从理性到“直显心性” , 乃至“触事而发”的过程 。 禅学史告诉我们 , 参禅悟道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 , 是对于禅的本体寻而未得 , 举目所见 , 只是客观对象本身 , 所谓“落叶满空山 , 何处寻行迹” 。 第二种境界 , 似悟非悟 , 处于摸索、体悟过程 , 所谓“空山无人 , 水流花开” 。 需要一番静悟功夫——静下心来谛听、凝视 , 以期切实地感悟其中妙谛 。 第三种境界是一朝顿悟 , “直显心性” , 所谓“万古长空 , 一朝风月” 。 脱开禅悟境界 , 普通读者也可以从中解悟多种哲理 。 比如 , 美 , 在生活中是到处都有的 , 关键在于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比如 , “睫在眼前长不见 , 道非身外更何求” , 人情之常 , 是对自己已经拥有的视而不见 , 却劳神费力去追求无法得到的东西 , 总以为 ,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 “跑了的鱼是最大的”;还有 , “芒鞋踏破岭头云” , 这种刻意的追寻并非全然无用 , 应该视为必要的准备 , 因为禅理、灵思的开悟 , 往往需要有个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的过程 , 一蹴而就的想法 , 是脱离实际的 。
还有一类禅诗 , 叫做偈子 , 亦即佛经中的唱词 。 像宋代诗僧守端《蝇子透窗偈》:“为爱寻光纸上钻 , 不能透处几多般 。 忽然撞着来时路 , 始觉平生被眼瞒 。 ”以蝇子钻窗来比喻修禅求佛之理 , 生动形象 , 而且充满哲理 , 耐人寻味 。 诗中描述 , 从外面钻进屋内的一只蝇子 , 出于趋光性的本能 , 扑在窗纸上 , 半天半天地往复探索 , 却怎么也穿不透窗纸 , 钻不出去 。 探着探着 , 突然间 , 碰上了原来的纸洞 , 这才恍然大悟:只要顺着来路返回就可以了 , 怎么就忽略了这一点呢!原来 , 竟是一向只习惯于用眼睛而不长于动脑子所造成的 。 “始觉平生被眼瞒” , 洵为人生的悟道之言 。 诗人通过这个寓言式的故事 , 形象生动地阐述了禅宗南宗的顿悟学说 , 批判了那种捧着佛书经典 , 只是死啃硬背 , 而不去用心体悟的做法 。 研索其意蕴 , 可以参看唐代诗僧神赞的《蜂子投窗诗》:“空门不肯出 , 投窗也太痴 。 百年钻故纸 , 何日出头时 。 ”但守端诗大大地深化了主题意旨 , 就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来时路” 。 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初心 , 不能忘记本源;同时 , 对于禅宗来说 , 起点即是终点 , 生命的起源亦即死亡的开始 , 以前的路也是将来的路 。 二是“被眼瞒”(为眼睛所蒙蔽) 。 这里反映了眼睛与心灵、表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 面对纷繁万状的眼前事物 , 人们容易迷惑于现象 , 而放弃思索 , 忽略自省 , 忘却反思 , 失去内在 。

唐代以来的诗人中 , 有许多擅写禅诗的圣手 , 无论从诗人习禅、结交禅门衲子 , 还是从以禅入诗、诗禅结合哪方面看 , 在整个诗歌史上 , 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 盛唐时期 , 号称“诗佛”的王维自不必说 , 就连“诗圣”杜甫晚年也有“身许双峰寺 , 门求七祖禅”之句 。 本书中选释了大量这些诗人的禅诗 。
【禅诗|王充闾:中国古代禅悟诗中的诗心和禅趣】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 , 晚家南山陲 。 兴来每独往 , 胜事空自知 。 行到水穷处 , 坐看云起时 。 偶然值林叟 , 谈笑无还期 。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 , 王维完成“知南选”任务 , 从岭南返回长安 , 不久即辞官隐居于长安南郊的终南山 , 宣扬佛教禅理 , 过着亦仕亦隐的生活 。 此诗重点表现其悠闲自得的心境 。 诗人说 , 自己中年前后即厌倦尘俗 , 信奉佛理 。 从王维的名、字合而为“维摩诘” , 可知其早已情注佛禅 , 着意于探寻人生真谛、宇宙本源、普遍精神的本体 。 诗中说 , 兴致一来 , 他就独往山中信步闲游 , 安享自得之乐;遇到赏心乐事 , 便独自欣赏 , 自我陶醉 , 不求人知 , 只求个人心领神会而已 。 诗人经常沿着小溪溯洄上行 , 不知不觉间 , 就走到了源头 , 但他既没有转身回返 , 也并不另觅新途 , 而是索性就地坐下来 , 静看山中的云起云飞 。 此刻的诗人正和缥缈的白云一样 , 心情极度的放松 , 自在悠然 , 已经超脱于身边的物质世界 , 心灵了无挂碍地沉浸在飘渺的玄思之中 。 “水穷”、“云起”两句诗 , 历来受到诗家的激烈称赏 。 宋僧慧洪曰:“不直言其闲逸 , 而意中见其闲逸 , 谓之遗意句法” 。 清人沈德潜许之以“行所无事 , 一片化机” 。 近代学者俞陛云《诗境浅说》中解析:“行至水穷 , 若已到尽头 , 而又看云起 , 见妙境之无穷 。 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 , 求学之义理亦无穷 。 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 ”结尾紧承上面神与物游、物我两忘之情境 , 说是偶然遇到了山林中的老者 , 便与他开怀谈笑 , 由于话语投机 , 竟然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 同样反映了诗人的去留无意 , 随缘自适 。 本诗充溢着禅机理趣 , 句句入禅 , 却“不用禅语 , 时得禅理”(沈德潜语) 。 其妙处 , 即在于通过具体的日常生活予以体现 , 使人在不知不觉间神游其禅境 , 体悟其意蕴 。 这既反映了禅宗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禅乃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从中也可以看出唐宋理趣诗的差别 。 而作为古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代表作 , 它更充分展现了虚静空灵、飘逸高蹈、物我浑然、色相俱泯的美学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