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王充闾:中国古代禅悟诗中的诗心和禅趣( 三 )


在唐代 , 以禅入诗足以同王维相媲美的当属白居易了 。 本书中收录了他的多首禅诗 。 《恒寂师禅苦热题室》颇具代表性 。 “人人避暑走如狂 , 独有禅师不出房 。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 ”诗中就眼前所见 , 描述了一个充满哲思禅趣的景象:时值炎夏酷热 , 人们都纷纷四出避暑 , 奔走如狂;唯独诗友恒寂禅师却独处屋中 , 静坐不动 。 那么 , 是不是这间禅房构造独特 , 具有天然的防暑功能呢?非也 。 只是因为禅师心定如冰 , 所以也就有身凉似水的感觉 。 香山居士还有一首题为《消暑》的五律:“何以消烦暑?端居一室中 。 眼前无长物(长物 , 佛学词汇 。 原指多余的东西 , 后来也指像样的物品) , 窗下有清风 。 热散由心静 , 凉生为室空 。 此时身自保 , 难更与人同 。 ”两首诗中都阐释了心境与环境、心态与感觉的辩证关系 , 寄寓着一种深刻的禅理 。 一般情况下 , 往往是“心随境转” , 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主观的心态、情绪;而诗中所阐释的却是“境由心造”——“热散由心静” , “心静即身凉” 。 这种境界显然是提升了一个档次 。 从“境由心造”得到启发 , 我们可以引申到社会现实生活中去 。 如果能够以淡定从容的态度面对人生 , 远离物欲诱惑 , 淡泊名利 , 忘怀得失 , 谢绝繁华 , 回归简朴 , 那么 , 就可以进入“人淡如菊 , 心素如简”的境界 , 从而实现中外哲人所追求的“诗意地栖居”的愿望 。
宋代大诗人苏轼的禅诗 , 同样妙绝古今 。 他有一首《观潮》七绝:“庐山烟雨浙江潮 , 未到千般恨不消 。 到得还来别无事 , 庐山烟雨浙江潮 。 ”此诗 , 据说是苏轼临终时 , 给少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 。 南怀瑾先生在《圆觉经略说》中指出:这是一种大彻大悟以后的境界 。 庐山风景太美了 , 钱塘潮非常壮观 , 这一辈子没有去的话 , 死了都不甘心 , 非去不可 。 等到到了庐山 , 又看到了钱塘潮 , 本地风光 , 圆明清净 , 悟道以后 , 就是这样 。 没有悟道以前 , 拼命地学佛呀!跑庙子呀!磕头呀!各种花样都来 , 要有功德 , 要怎么苦行都无所谓 , 要怎么刻薄自己都可以 。 “未到千般恨未消”啊!及至到来无一事 , 真的大彻大悟了 。 怎么样呢?“庐山烟雨浙江潮” , 原来如此 。 这使人联想到《五灯会元》所载南宋黄龙派青原惟信禅师的一段著名语录:“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 , 见山是山 , 见水是水 。 及至后来 , 亲见知识 , 有个入处 , 见山不是山 , 见水不是水 。 而今得个休歇处 , 依前见山只是山 , 见水只是水 。 ”这里讲了三般见解 , 指的是禅悟的三个阶段 , 亦即入禅的三种境界 。 这与黑格尔所讲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 , 有相同的机理 。 最初境界与最后境界看似一样 , 其实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最初的山水是纯自然的山水 , 而大开悟时的山水已经是禅悟的山水 , 禅与自然合而为一了 。 青原禅师这段语录与此诗确有相通之处 , 说不定是接受了东坡居士的启发与影响 。
禅诗|王充闾:中国古代禅悟诗中的诗心和禅趣
本文图片

本书中还阐释了明代诗人湛若水的《朴水渔舟》:“渔者乐水浅 , 鱼性乐水深 。 渔鱼各有欲 , 虚舟本无心 。 ”诗人以“虚舟”(空船)模拟一位智慧老人 , 在一旁冷眼观看水中的鱼与水面上的渔者之间“生存的搏战”——渔人为了捕到更多的鱼 , 以便到集市上买柴换米 , 便希望水能浅些再浅些;而鱼 , 面对这样艰危的处境 , 便想深藏渊底 , 隐匿踪迹 , 因而希望水能深些再深些 。 看着这种场景 , “虚舟”老人心想:你们之所以想望不同 , 心思各异 , 无非是因为各有打算 , 各有欲求;你看 , 我就不是那样 , 所以无需操心 , 无所用心 。 青年学者湛柏欣认为 。 诗中的“鱼” , 比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未曾与人联系的自然存在物 , 可称为“自在之物” , “自在之物”存在的世界即“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渔” , 则比喻被我们人类认识甚至改造的自然存在物 , 可称为“为我之物” 。 “为我之物”存在的世界 , 即受到人认识和改造的世界 。 作者要表达的是:如果没有人 , 没有人的认识和实践 , 这个世界就只有“自在之物” , 而没有“为我之物”了 。 由此可知 , “心外无物”的“物” , 是指与人有联系的“为我之物” , 而非客观存在的“自在之物” 。 “虚舟”比喻天地 , 天地本来是“无心”的 , 是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人 , 为天地而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