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B站很火的上古汉语发音视频很惊悚?专家说:这颤音三千年前世界流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诗出自《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诗不仅是《诗经》的第一篇,大概也是《诗经》中最出名的一篇了。该诗描述了两千多年前一个男子追求意中人的心情和故事,语言凝练,意境优美,令人回味久久。
然而,最近在哔哩哔哩网站(以下简称B站)上很火的一些视频,Up主们以当时古人使用的周代“雅言”对诗经做“原汁原味”的朗读,效果却十分“惊悚”,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有些语句仿佛“机关枪成精”,听得人“毛骨悚然”“彻底打消了穿越回去的念头”。
专家|B站很火的上古汉语发音视频很惊悚?专家说:这颤音三千年前世界流行
文章插图

B站弹幕截图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也去观看了这则视频,感觉网友所言不虚,全篇没有一个字是听得懂的,尤其是强烈的弹舌音“特琅琅”的声音,极可能就是被网友们评为“机关枪成精”的原因。弹幕里还有很多人感叹——“巧舌如簧”大概就是这么来的吧!
在先后采访了两位相关领域专家后,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发现:那个令许多网友表示“惊悚”、中国人很难发出的弹舌音,其实在约三千年前的东方和西方,都十分流行——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拉丁语也开始在欧洲自北向南传播,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通用语言。
B站视频
拉丁语中的字母“r”,罗马人幽默地称之为“littera canina(狗的字母)”,意思是它的颤音就像是狗的低吠。而《关雎》中第一句第一个字“关”,在韵典网上可以查到其在上古音系的拟音音标为“kro:n”,其中那个“r”,正是震惊网友们的颤音的音标……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事实上,有关很久以前的古人究竟怎么说话发音这件事,人们的好奇心从未停止过,但大多也仅限于这样泛泛的好奇,真正深入研究上古汉语音韵的学者们,仍处于大众认知外的学术圈子里。
比如,在这一领域备受尊崇的名家郑张尚芳(1933~2018),其人其著作,恐怕也鲜为大众所知。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首次了解到这个名字,是通过那位用古音读《关雎》的Up主“汉唐遗客”,他告诉采访人员:“视频里上古汉语拟音的音标方案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郑张尚芳研究得出。我只是把诗经里汉字的拟音在他的著作《上古音系》里查到后读出来。”
知名文史及汉学研究学者陈致教授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类似这样的古音视频,他们也看到过。“是否古人确实如此诵读发音,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推断出来,但无法直接证实,因为没有录音,也不能起古人于地下,让古人亲自来念一念。但中国人对于古音的重建,自清代开始就一直在陆续进行,直到今天。”
所谓“古音”并非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指先秦的语音;到了隋唐时代的文字发音,便已经称之为“今音”了。所以今天看来,今音应该叫“中古音”,而“古音”应该叫“上古音”。B站视频中Up主诵读《关雎》的西周官话,也属于上古音的范畴。
陈致告诉采访人员,研究上古音韵,《诗经》是很重要的语料之一。“诗经中很多句子现在读来往往不押韵,就是因为字的发音随时间流逝而改变了。后人就据此反推,推测那个字在当时该怎么读。”
专家|B站很火的上古汉语发音视频很惊悚?专家说:这颤音三千年前世界流行
文章插图

《上古音系》
由于古代人读文字没有拼音,宋代之前也鲜有人意识到同一个字的发音会产生变化,于是常常试图去“改正”那些不押韵的字。甚至连唐玄宗李隆基在读《书经》“洪范”一章时,看到不能押韵的字都要求改过来,而没有意识到那个字的古音是可以押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