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爱上怀旧,是因为我们老了吗?

“怀旧”的英文Nostalgia一词创造于1688年 , 是由古希腊文的“回家”(nóstos)与“痛苦”(álgos)合并而成 , 最初用来形容“人无法返回故乡而感伤” 。 《怀旧的乌托邦》作者、英国社会理论家齐格蒙·鲍曼提到 , 怀旧在17世纪时仍被视为一种可以治愈的情感疾病 , “瑞士医生就推荐用鸦片、蚂蟥和山地旅行来‘治疗’怀旧” 。
20世纪之初是属于未来主义的 , 狂飙突进的思潮一度让人以为人类是时候和昔日时光说再见了 。 可是没有人料到 , 20世纪末全世界都得了怀旧病 。 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汀·巴乔等人1995年的研究表明 , “怀旧”早已不止于它的本意 , 人们怀念的“故乡”通常也意味着除了空间之外的其他东西 , 例如童年、亲人、久违的朋友、食物、服装、假期、安心的感觉、简单的生活方式等 。
怀旧接替了曾经势不可挡的“进步”狂潮 , 成为21世纪的全球症候——鲍曼指出 , 怀旧的人“渴望在一个碎片化的世界中获得一种连续性” 。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怀旧 , 不是因为他们老了 , 而是因为人类身处当代社会 , 必然会面对这样一种情感 。
为什么童年的记忆浮现 , 总能触摸到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为什么流行的风向标每一季都在变换 , 有些复古的潮流却可以在时隔多年后攫取人心、再度翻红?
小龙虾取代不了北冰洋:
怀旧 , 是想让童年的快乐重现
炎热的夏天 , 我们无法停止回想童年 。 那些发光的日子里 , 北方娃儿畅饮北冰洋汽水 , 南方小囡狂吃光明冰砖 。 我们在小区附近的工地外和池塘边玩得满头大汗 , 直到傍晚回到家 , 吹着台扇 , 躺在大人用花露水抹过的篾席上 , 翘着脚看《哆啦A梦》 , 或者重播了无数遍的《新白娘子传奇》 。
焕新|爱上怀旧,是因为我们老了吗?
文章图片

在记忆的一角 , 我们曾经毫无顾忌地拥抱夏天 , 如今却忙着通勤、加班、充电、还贷、鸡娃 。 已经害怕夏天 , 害怕流汗的感觉 , 每次出门必涂防晒霜和止汗剂;害怕再碰汽水和冰淇淋 , 害怕一切冰的和甜的 , 因为订阅的养生公众号说 , 那些东西不健康 。 过了可以尽情勇敢的年纪 , 如今在夏天唯一的情绪出口 , 是忙里偷闲和朋友吃一顿大排档 , 啤酒小龙虾 , 笑着胡侃 , 哭着回家 。
也许 , 我们需要面对比父母在这个年纪所承受过的更大的压力 。 今夏网飞新IP《恐惧街》大打九十年代牌 , 随着主角念出“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这串阔别已久的加命秘技 , 荧幕前那些经历了横冲直撞后才懂得“成人的世界背后总有残缺”的大小孩们 , 谁听了心里能不泛起一丝波澜呢?
我们开始喜欢上怀旧 , 不是因为老了 , 而是因为当怀旧的时候 , 所有过往的烦恼都隐隐淡去 , 在时光中沉淀下来的全是美好 。 所以 , 怀旧不是负面情绪 。 对童年的眷恋 , 对夏天里那份纯粹快乐的怀念 , 其实来自我们心底对美好生活的孜孜以求 。
焕新|爱上怀旧,是因为我们老了吗?
文章图片

流行的秘密定理:
复古回潮 , 旧IP焕新
不必介意怀旧 , 旧不一定代表消极和过时 , 相反 , 它潜藏着生命力 , 甚至有机会成为恒久的经典 。 举例来说 , 如果你至今还把2019年的流行语“雨女无瓜”或者“我不要你觉得 , 我要我觉得”时时挂在嘴边 , 难免会被人当成跟不上时代又硬要装时髦的家伙 。 然而那些更为古早的网络语言 , 例如“88”或者“上网冲浪” , 如今反倒可以安全地使用 , 不但不会让人觉得有代沟 , 反而透露出你偏爱世纪末风格的复古潮流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