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律诗一定要讲究起承转合吗?且看律诗章法探究,诗词可更绵密

律诗和绝句是规定了字数、句数的两种诗体,律诗为四联,绝句为律诗的一半二联。王力先生认为绝句有这四种情况:一为截取律诗前半首;二是取后半首;三是取首尾两联;四是取中间两联。
仇兆鳌谈绝句作法时说:“五言绝句,始于汉魏乐府,六朝渐繁,而唐人尤盛。大约散起散结者,一气流注,自成首尾,此正法也。若四句皆对,似律诗中联,则不见首尾呼应之妙。必如王勃《赠李十四》诗“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岑参《登黄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因为律诗的结构跟其他诗体比起来更加紧凑同时也很完整,我们就以律诗为范例来研究“联”在篇章中的地位。律诗整体被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四联,又称为“四解”。关于四联,前人已经进行了许多讨论。
杨万里|律诗一定要讲究起承转合吗?且看律诗章法探究,诗词可更绵密
文章插图

《金针诗格》论首联:第一联谓之“破题”,欲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又如海鸥风急,鸾凤倾巢,浪拍禹门,蛟龙失穴。
这段话分别用了一连串夸张的比喻来说明首联的创作方法。首联要做到起势突兀,气势雄伟,力量充沛,一定要警醒读者耳目,方能起到一个“头”的作用。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也就是点明主题,主题一开始就要确定、鲜明。首联如何切入主题决定了整个篇章的结构方式。
据传为元代杨载所作的《诗法家数》中讨论四联的问题时也曾说道: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就题起”是首联先点题,然后在后联再行铺排、展开,即先合后开的形式。“兴起”“比起”和“引事起”,都是首联先从它事铺开,留待后面再点题,是先开后合的安排。
关于破题的方法,刘熙载在《艺概》当中说得更清楚:“点题字缓急畜泄之异,皆从题之真际涵泳得之。先点必后做,后点必先做;先点以开下,后点以结上。”
点题的不同方式决定了篇章“缓急畜泄”的节奏特点和风格特征。先点题如开门见山,显得突兀陡峭,也像高山流水急泄而下。如果先铺开,待全面展开之后再收束起来点题,行文一定显得迂回从容,所以叫“缓蓄”。
杨万里|律诗一定要讲究起承转合吗?且看律诗章法探究,诗词可更绵密
文章插图

历代诗话中对突兀式的起句法更加偏好一些,谢榛《四溟诗话》曾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也说“起手贵突兀”,他称赞王维诗“风劲角弓鸣”,杜甫诗“莽莽万重山”“带甲满天地”,岑参诗“送客飞鸟外”这几首诗的起句是“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
起句的创作尤难,但起句最要紧的要遵行这条:先须阔占地步,要高远,不可苟且。这里讲诗歌的起势应疏朗有致,如果一开头就将整个诗意说尽,或是漫无目的、不着边际,都会对诗歌的气势起到削弱作用。
又如果诗歌开头气势狭小,意境逼仄,等于把自己置于绝境。地步一狭,就如无根之潦,诗意很快就枯竭,后面的几联也无法再打开局面。只有立意高远,后面的诗句才如有源之泉,源源而来。
杨万里|律诗一定要讲究起承转合吗?且看律诗章法探究,诗词可更绵密
文章插图

第二联为颔联,“颔联”之意为紧接首联,处在“承“的位置。对这联的写作《金针诗格》要求:“欲似骊龙之珠,善抱而不脱也。·····言其雄赡道劲,能捭阖天地,摇动星辰也。”
颔联要紧随首联而来,首联铺排,颔联就点题收煞;首联点题,颔联就展开。颔联主要作用在于“抱”,为首联推波助势。此联亦谓之“撼联”。前面比喻意为两联的力量共发,诗歌的气势就不会单薄而会雄壮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