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东方的泰坦尼克号:“泰兴”号400件文物珍品见证“海上丝路”( 三 )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
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中国古代历来是重陆轻海的,一个封建农业大国的造船业似乎不值一提。然而,少为人知的是,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像舵、橹、锚、帆、船坞、罗盘、螺旋桨、水密舱……这些航海的重大要素和发明,均来源于中国。
2002年在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距今已有约8200年历史了。当时的跨湖桥人已经熟练掌握了修补船体技术。在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八支木桨,都是用整块木板制成的,这说明先民已会剖制木板,具备了向制造木板船发展的条件。
目前已知最早的船舵(原始的艄形舵)是在洞庭湖区澧阳平原距今7000—6000年的城头山遗址中发现的。长岛大浩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时代的船尾,其残船桨已与近代船桨无大区别。1982年在山东荣成发现的4000多年前莱夷人制作的独木舟,采用了水密隔舱技术,是当时最先进的造船技术。
春秋时期,随着战船建造技术和作战需要的发展,出现具有重楼式上层建筑的楼船。吴国水军的战船是当时最有名的,它包括“艅艎”“三翼”“突冒”“楼船”“桥舡”等多种舰艇。公元前485年发生的齐吴黄海海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战,吴国海军不远千里的远征行动证明,当时中国的海洋技术足以支撑起大规模舰队的远洋跨海作战行动。
从汉代到唐代,中国的造船和航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唐代岭南建造的海船主要有“苍舶”“木兰舟”。“苍舶”船长20丈,能搭载六七百人。唐代大海船都建有水密隔舱,像如皋县出土的唐代木船就有九个水密隔舱。
瓷器|东方的泰坦尼克号:“泰兴”号400件文物珍品见证“海上丝路”
文章插图
“南海一号”概述图
宋代海船已普遍使用指南针导航。著名的“南海一号”,排水量800多吨,载重400多吨,这在当时只算中型船。元代造船技术比宋代更为发达,马可·波罗在1295年就把先进的中国古代造船工艺介绍到欧洲,像“水密舱”“多层外板”“可起倒桅杆”“艌料密封”等。
明朝造船业非常繁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最大的折合长度约为151.18米、宽61.3米,即使在今天也堪比一艘驱逐舰。因为历史的惯性,直到清代中期中国仍算得上是海上强国,但清代前期的海禁政策使造船业受到严重摧残。鸦片战争中,清朝的水师已无力抵抗英军的坚船利炮,中国百年屈辱史从此开始。
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