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日本作家井上靖的三次齐鲁行( 二 )
井上靖三次到访齐鲁大地,其中两次来到孔子故里曲阜,既是这位日本作家对齐鲁文化的亲近,也为他创作著名历史小说《孔子》实地感受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复制历史情景,增加鲜活人物情节。为此,井上靖留下大量有关孔子故里的笔记资料,仅在日本神奈川近代文学馆收藏的井上靖访华笔记中,就有《孔子》相关的河南、山东考察旅行资料20件,非常详实丰富。接受食道癌手术之后,井上靖两次访问中国,都不是公务性活动,而是为完善创作《孔子》的再采风。从中可以看出,已经80高龄的井上靖对创作的高标准、严要求。一位研究井上靖文学创作的中国学者认为,在井上靖的脑海中,旅行是文学创作的延伸,旅行过程中的感悟为作家追寻的人生主题提供了精神源泉。井上靖就是通过旅行中对中国的感悟,来丰富与充实自己在历史小说中一直追寻的历史观,从而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这是井上靖的中国旅行与其文学创作间最根本的联系。由此就不难理解井上靖为什么能27次访问中国,写出《孔子》等那么多与中国有关的历史小说和散文随笔。
《孔子》是井上靖的最后一部作品,在写作《孔子》时,井上靖的身体状况已经很虚弱,甚至一度有放弃的念头。《孔子》调查旅途中井上靖手记上记录着现实的见闻,心中萦绕着孔子周游列国、传道授业的历史,感悟着自己的人生。
在曲阜时,井上靖坐在泗水河畔,在川流不息的河水旁,感悟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深刻含义。这是1988年5月,他已身患重病,最后一次访问中国,他或许已经知道自己来日无多,“数日来漫步于孔林与泗水边”的井上靖,坐在泗水河边的一块石头上休息,有一些无奈和落寞。与他同行的佐藤纯子女士,用相机把这一瞬间记录了下来。照片的前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近前是流淌的泗水,他的脸微微朝向镜头一边,看着远处。这就是在孔子的故乡进入小说《孔子》遐想中的井上靖,也是他留在齐鲁大地的最后一张照片。
文章插图
井上靖在泗水河畔
为了写作《孔子》,井上靖用了10多年的时间去酝酿、准备,最终于孔子诞辰2540周年的1989年得以完成。小说最早在日本的《新潮》杂志连载,经由翻译家郑钦民翻译,同时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文学刊物《柳泉》连载译文。1990年新潮杂志印行单行本《孔子》一经问世,迅速突破百万册,获得日本第42届野间文艺奖,第二年中文版出版发行。
行至晚年的井上靖最终选择孔子这一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作为自己一生写作的终点,得益于孔子思想一以贯之在日本的传播,以及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井上靖笔下的《孔子》正是以《论语》思想为遵循,并结合其思想内涵塑造孔子形象的一部小说。他认为“孔子是乱世造就的古代(公元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以研究《论语》著称的美国克里尔教授与日本学者和辻哲郎博士把孔子称为‘人类的导师’,这是最恰当不过的评价。孔子的确是人类永恒的导师。”
井上靖的《孔子》全书近20万字,从始至终把访谈作为第一现场,无论主人公的讲述与答问,还是其他人的参与都是以第一人称对话的形式进行,没有作者的客观描述。这样的写作形式在当时的中文写作中尚不多见。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孔子原型创作的历史小说,还是第一部由外国作家写作的以孔子为题材的历史小说。学者评价《孔子》是井上靖作家生涯的顶峰之作,也是他在意识到自己生命尽头来临之际,将自己的身、心乃至生命融入笔端,书写出的超越生死的无悔之作。从这个意义上说,绝笔之作《孔子》可以看作是作家井上靖小说形式的遗书。
- 概念图!韩媒发文又在文化方面发起挑战,这回是跟日本争“妖怪”
- 冬奥会|北京冬奥|我的冬奥会好看吗?(随笔 宋艳丽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 熊斐$日本“老虎”来了
- 冯德英|著名作家冯德英病逝!代表作《苦菜花》曾入选小学语文教材
- 蚩尤&上古时代三大宝刀,第二把能够克制日本刀,第三把是不祥之物
- 谍影风云!盘点十位大神作家代表小说,每本都堪称巅峰之作,你追过几本?
- 北京|北京冬奥|冬奥来了!(现代诗歌 胡杨人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 汉字@讲述南昌故事 在昌日本友人共庆2022新年
- 真相&街头现3.5万字失传古籍,记载了焚书真相,差点被日本“抢走”
- 中国文学@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14幅书法真迹鉴赏,网友:不愧是民国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