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丨延河有约:如何避免诗歌创作的同质化?( 四 )


【|话题丨延河有约:如何避免诗歌创作的同质化?】|话题丨延河有约:如何避免诗歌创作的同质化?
本文图片

王士强山东临沂人 , 文学博士 ,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与评论 。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诗探索》编委 。
孙晓杰
诗歌创作的同质化是诗人自身囿于观念、题材、语言、旨趣、技巧、风格……的惰性与无能 。 诗人与其他诗人的同质化 , 或可通过个性的强调与张扬、写作的警觉与刻意来加以避免 , 而与自己的同质化 , 因为天生的局限而显得更难克服 。 我对于个人风格及其辩识度的热衷与追捧颇为不屑 。 因为那所谓的成熟 , 往往是一种固化、僵硬、雷同和衰落 , 是一百首诗也几近等于一首诗的无趣与乏味 , 是个人写作陷入同质化泥淖的显著表征 。 诗人呈现诗作于读者 , 是让他鉴赏诗歌的文本 , 而不是让他来分辨“这是谁写的” 。 况且个人风格与辨识度并不是写出一首好诗的前提条件 。 重复 , 哪怕是语气上、句式上的不断重复 , 对我来说都像是一种酷刑而难以忍受 。 如果诗人只是用一种语气、一种句式、一种意趣、一种方法和手段来完成一生的写作 , 是一件多么可怖的事情 , 与丰富多彩、浩瀚无垠的大千世界如何相称?我希望自己能永远成为一个陌生化的自我 , 始终处于探索的流变之中 , 始终保持初发时的犹疑和粗涩 。 我甚至着迷于悖论式的、让人难以琢磨的写作 , 在不停顿的更新与叛逆中 , 每每写出令我自己也感到惊异的作品 。 我希望我能接近如下评价:他的作品是一个诗歌博物馆 。 在这里 , 你能够体味到不同题材、不同旨趣、不同手法的诗歌作品 。 他的充满活力和没有边界的写作 , 体现了诗人个体内心世界和精神疆域所蕴含的极大丰富性和无穷的创造力 。 我想证明的是:一个诗人如果进入无我的世界 , 他就可能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 我不想证明的是:我只是我自身 。
|话题丨延河有约:如何避免诗歌创作的同质化?
本文图片

孙晓杰中国作协会员 , 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十月》等报刊并选入多种选本 。 著有诗集、散文集多部 。 曾获《诗刊》年度优秀诗人奖等 。
田凌云
在这个同质化写作愈发茂盛的时代 , 如何写出自己的独特性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 这需要与众不同的个性、思考 , 高于同龄人的境界、勇气 , 和更加透彻的真相和风骨 , 所以写作的提升也可以等于自我的提升、境界的提升 , 而境界提升的法则还是要归于阅读上的积累 , 以及对万事万物好奇和爱的眼睛 , 并且要不断的反思自我写作中的缺陷 , 对发表和赞美保持清醒的头脑与认知 , 写作只关乎自己 , 没有任何具体的评判标准 , 训练自己成为自己的裁判 , 不断审视自己诗歌的困境和问题 。
而一个好的写作者 , 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具有一种孤独感 , 就像一个跷跷板 , 自己在一端 , 整个人类在另一端 , 在这样的负重和承受之下 , 文字的力量才能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 。 所以诗人是矛盾体 , 既要和时代并存 , 也要学着和时代保持距离 , 这样才能永远的保持清醒 。
写出异质性还有一点是要清醒的认知自己 , 明白自己为什么写诗以及写诗的目的 。 甚至可以给自己赋予一种伟人气质 , 这并不是自负 , 而是一个写作者应该具备的宽阔和自信 , 如果自己把自己的一生定义为普通的一生 , 那就只会越走越窄;如果定义为不平凡的一生 , 即使没有预想中伟大 , 也不会过于普通 。 我一直认为 , 作家应该是最具有野心的职业 , 原因就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