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赏|白露:人生朝露,书画千秋

今日白露 , 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 。时至白露 , 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 , 天气渐渐转凉 , 寒生露凝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 , 秋属金 , 金色白 , 以白形容秋露 , 故名“白露” 。
在历代书画名家笔下 , 由于各自人生经历和性格不同 , 呈现出的白露”时分亦是姿态各异 , 如明代董其昌于白露节气前后写 《秋兴八景图册》第一开 , 画面秋意浓郁 , 可窥空灵恬静之美;近代严复于白露之际写给女儿的家信流露出“学者气” , 信中谈及的个人现状 , 生老病死 , 让人感叹即便是大名人 , 也得考虑生活琐事 , 鸡毛蒜皮 , 精打细算 。
白露是九月的第一个节气 。当秋雨来临 , 自然会平添了一些料峭的寒意 , 宛如一道清凉的藩篱 , 把夏天和秋天明显隔开 。当阳光在远野升起 , 不禁感叹:“却道天凉好个秋!”
秋月之下 , 更是可以独自轻吟:“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在某日清辉月夜之下 , 与李白对酌 , 三分酒意时 , 张口一吐 , “玉阶生白露 , 夜久侵罗袜 。”自然也是少不了杜甫的千古名句:“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秋景绝美 , 最宜入画 。白露节气 , 山水画最当家 。北宋《山水训》有云:“真山之烟岚 , 四时不同 , 春山淡冶而如笑 , 夏山苍翠而欲滴 , 秋山明净而如妆 , 冬山惨淡而如睡 。”这是山水画开山鼻祖郭熙对四季山水风景的总结 , 其中秋景的特点是明净、丰富 , 如同化了妆一般 , 极富魅力!
书画|鉴赏|白露:人生朝露,书画千秋
文章图片
辽 佚名 《丹枫呦鹿图》
中国地大物博 , 同样是秋天 , 各地进程不同 , 差异很大 , 带给人不同的感觉 。佚名之作《丹枫呦鹿图》绢本所描绘的是北国秋色 。所有的树叶在此时染上缤纷的色彩 , 深红、淡橘、浅黄、碧蓝……似乎要在严冬来临之前 , 释放出所有的美丽 。据《石渠宝笈》的记载 , 认为这是五代时期作品 。但也有说法 , 认为是辽国的兴宗皇帝亲手所画 。从作品的形式和风格而言 , 构图密实 , 色彩上轻下重 , 充满装饰趣味的空间构图 , 用俯视角度 , 把观赏者引向画面中心的鹿群 。如此丰富的色彩勾填 , 不留丝毫空白 , 非中国画之手法 , 传统的皴法、勾勒的确比较少 , 反倒有照片之功效 , 利用光影来表现鹿的立体感 , 可以领略到异域风情 。
要论写实效果 , 绘画当然比不上相机更逼真 , 但绘画胜过照片处 , 在于写意 。照片当然也有境界 , 但始终无法取代绘画 。“呦鹿”二字堪称神来之笔 , 立马会想到曹孟德《短歌行》中“呦呦鹿鸣”之句 。寥寥四字 , 便刻画出北方民族的生活状态 , 金戈铁马、纵横驰骋 。秋风扫过 , 霜叶成红 。在某一刻 , 时光仿佛停止了 , 山峦森林显得极其宁静 。中国很多古代书画 , 皆为“无名氏”状态 。这是艺术史的特定现象 , 作品后面的“人”可以没有 , 尽管曾经真实地存在过 。这就好比唐诗中有很多的“无题”诗 , 李商隐最喜欢用 。虽说“诗言志” , 对李商隐来说则未必 。他的很多无题诗只为自己而写 , 把心事说出来就行了 , 并不想让人读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