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王安忆:小说写作能不能教与学?

【编者按】 近日 , 著名作家、复旦大学教授王安忆的讲稿集《小说六讲》由世纪文景出版 。 《小说六讲》整理自王安忆在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担任短期客座期间的六堂公开课实录 。 在这六堂课上 , 她结合自身经历 , 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 , 启发读者从生活中找灵感 , 体会阅读与写作带来的乐趣 。
在“小说课堂”一讲中 , 王安忆复述了自己讲授创意写作课的过程 , 包括实地观察、故事接龙、课堂互动 , 等等 。 本文选自《小说六讲》中第五章“小说课堂” , 经世纪文景授权发表 。
王安忆|王安忆:小说写作能不能教与学?
文章图片

《小说六讲》
关于小说写作能不能教与学的问题 , 争论一直很热烈 , 主张不可能的意见可说占压倒性多数 。 我曾经和一位法国女作家对谈 , 她是法国许多重要文学奖项的评委 , 在大学里教授欧洲文学 , 她就属于反对派 。 理由是 , 她说 , 能够进入教育范围的科目必须具备两项条件——学习和训练 , 而写作却是在这两项之外 , 它的特质是想象力 , 想象力是无从学习和训练的 。 我说 , 可是现在许多学府 , 尤其美国 , 却设置创意写作的课程和学位 , 那又如何解释?于是 , 她拉长声调 , 以一种特别轻蔑的口气说:“美——国——”美国是一个后天形成的民族 , 是新大陆上的新人类 , 相信没有什么事是人力不可为 , 任何事物都可能纳入工业化系统复制生产 , 如好莱坞、迪士尼、麦当劳 , 包括创意写作 , 占全世界学科学位课程百分之九十以上 , 也确实出来许多作家 , 我们熟悉的哈金 , 严歌苓 , 印度裔女作家、获普利策小说奖的茱帕·拉希里;即便是写作教育初起的欧洲 , 英国的东英吉利大学创意写作硕士学位课程也出了一位出名的学生 , 就是《赎罪》的作者伊恩·麦克尤恩 , 据说从此报考人数激增 , 学费也因此提高 。 看起来 , 创意写作的教育大有发展的趋向 。 当然 , 我本人也认为写作从教育中得益有限 , 决定性的因素是天赋的特质 。 方才提及的这些人 , 即便不读学位 , 也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作家 , 其中还有命运的成分 。 但是 , 在个人努力的那一部分里 , 教育多少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 我们的创意写作课程 , 做的就是这部分里的事情 。 经过几年写作教学的实践 , 不能说总结出什么规律 , 只是一点点心得 , 今天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 也趁此机会 , 做一个回顾 。

写作实践课
写小说门槛不高 , 识字就可一试 , 尤其现在有了网络 , 任何写作都可以公之于众 , 无须经过编辑出版的审读 , 决定哪一些是合格 , 哪一些则不太合格 , 标准就在涣散 。 问题是 , 谁都可以写作和发表 , 那么谁来阅读呢?阅读在自行选择着对象 , 制约着写作的标准 。 所以 , 标准还在 , 潜在宽泛的表面底下 , 比较由编辑所代表和掌握的权限 , 其实更困难于检验真伪 , 需要有高度的自觉意识 , 写作者面对的挑战也更严峻了 。 前一讲是说文字的艰深 , 这一讲呢 , 又似乎是说文字的浅显 , 这确实是挺让人迷惑的 , 小说使用的材料 , 浅显到日常通用 。 记得许多年前 , 听诗人顾城演讲 , 他说我们的语言就像钞票 , 发行过量 , 且在流通中变得又旧又脏 , 所以 , 他企图创造新的语言 。
我想 , 即便可能创造新的语言 , 也是诗人的特权 , 因为诗是一种不真实的语言 , 没有人会像诗那样说话 , 而小说却必须说人话 。 以这样普遍性的材料 , 却要创造特殊性 , 从旧世界生出新世界 , 可是 , 小说的乐趣也在这里 。 我想 , 凡写小说的人 , 大约都有一种特质 , 就是喜欢生活 , 能从生活中发现美感 , 就是说懂得生活的美学 。 大约就因为此 , 而对生活不满意 , 怀有更高的期望 , 期望生活不只是现在的样子 , 而是另一种样子 , 有更高的原则 。 这样的悖论既是小说写作者的困境 , 同时激发热情 , 用你我他都认识的文字 , 写一个超出你我他认识的存在 。 我喜欢明代冯梦龙的《挂枝儿》 , 就是喜欢这个——“泥人儿 , 好一似咱两个 。 捻一个你 , 塑一个我 , 看两下里如何?将他来揉和了重新做 , 重捻一个你 , 重塑一个我 。 我身上有你也 , 你身上有了我 。 ”清代大师王国维对元曲的文章甚是推崇 , 仿佛“宾白” , 就是说话 , “述事则如其口出者” , 还敢用“俗语”作“衬词”——“绿依依墙高柳半遮 , 静悄悄 , 门掩清秋夜 , 疏剌剌林梢落叶风 , 昏惨惨云际穿窗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