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篱|东西问 | 沈大力:“翻译即背叛”?中国文学作品如何突破东西传播樊篱?

【樊篱|东西问 | 沈大力:“翻译即背叛”?中国文学作品如何突破东西传播樊篱?】@中国新闻网
“中国文学作品想要破除东西之间‘传播鸿沟’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 。 ”
来源:中国新闻社(CNS1952)
中新社采访人员:李洋
全文字数:2387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中国文学作品博大精深 , 内容丰富 , 既有来自古代的文学经典 , 也有反映现代社会变迁的作品 。 但多数西方读者在阅读中国文学作品时 , 往往浅尝辄止 , 甚至误读误判 。 如何突破东西传播樊篱 , 让中国文学作品更好地被西方读者接受 , 成为较迫切的研究课题 。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家、作家、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沈大力近日在巴黎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 深度剖析有关问题 。
樊篱|东西问 | 沈大力:“翻译即背叛”?中国文学作品如何突破东西传播樊篱?
文章图片

资料图:图为国博馆藏的清代绘画作品《怡红夜宴图》 , 该图根据《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绘制 。 中新社发 麦田 摄
翻译之困:“语言鸿沟”与理解“悖意”
耄耋之龄的沈老在受访时表示 , 中国文学作品的“语言鸿沟”是横亘在西方读者面前的主要传播障碍之一 。 不同的语言文字体现了不同文明的特色 , 文化差异使某种语言文字在一些环境下难以转化为其他语言文字 。 谚语“Traduire, c’est trahir(翻译即背叛)”就表明了翻译在不同语言文字转换中的困境 。
沈大力说 , 中文文字转化为拉丁拼音字母 , 必然失去“形象美” , 这在很多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都有体现 。 如何尽最大可能保留原作丰富的意象和文化特色 , 是语言转化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
沈老认为 , 有翻译者对中国文学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准确 , 导致翻译出现偏差 , 出现“悖意” , 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 例如《红楼梦》中著名的“好了歌” , 曾被西方翻译者译作“Chanson de la bonne fin(善终歌)” , 其自作主张 , 把“好”与“了”合并 , 认为是“la bonne fin(好的结局)” , 从而把西方读者带入理解“歧途” 。
沈老最近对“好了歌”进行了重译 , 将“Chanson de la bonne fin(善终歌)”改译作“Chanson de la vanité(虚幻歌)” 。 经过沈老反复推敲 , “vanité(虚幻)”一词更能反映曹雪芹原著的主旨 。 又如“谁解其中味” , 其中的“味”竟被译成了“le miel(蜜)” , 这就距离曹雪芹的主旨相去甚远了 。
沈大力教授郑重指出 , 翻译“误译”势必会导致读者“误读” , 有些读者读了错误译本后认为《红楼梦》不够伟大 , 很大程度上归咎于“误译” 。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中国文化背景等重要元素的把握要慎之又慎 。
樊篱|东西问 | 沈大力:“翻译即背叛”?中国文学作品如何突破东西传播樊篱?
文章图片

资料图:甘肃武威千年古刹鸠摩罗什寺 。 鸠摩罗什在中国国佛教传播时期与真谛、玄奘、不空并称四大佛经翻译家 , 被誉为“译经泰斗” 。 中新社发 杨艳敏 摄
翻译之法:东西合璧“依实出华”
谈到翻译理论时 , 沈老说 , 鲁迅曾于上世纪30年代提出“宁信而不顺”的翻译主张 , 认为首先要忠于原文 , 但翻译如果“不顺”怎么能传达“信”的内涵呢?严复提出“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 实际上也很难同时实现 。
如何让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得更加流畅 , 更能被西方读者接受 , 沈老认为佛教翻译大师鸠摩罗什“依实出华”思想或许对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有所启迪:翻译应以忠实原作思想为基础 , 但又不完全拘泥于一字一句;对原作的精神要有所升华 , 注重对社会、文化等因素的考量 , 体现出原作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