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从文明实践到“非遗+”任城: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居民生活

德楷模表彰、公益集市、非遗项目体验、拍摄全家福、趣味运动会……9月20日,济宁市任城区第十六届“运河之都”邻居节拉开帷幕。作为全区人民的共同节日,“运河之都”邻居节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有效载体、增进新型邻里关系的有力抓手,已成为任城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为建设和谐任城、大美任城奠定坚实基础。
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任城区以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从建强文明实践阵地到“非遗+直播”“非遗+产业”“非遗+乡村振兴”等,在表达方式、呈现形式上进行转化和创新,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关爱老幼用传统文化引领社会生活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任城区紧贴老幼需求,从衣食住行育入手,打造“安心餐”“爱心小屋”“家长学校”“幸福食堂”等一系列为民服务项目,将“爱心”与“文明”汇聚成一股暖流。
走进任城区南张中心中学,定制食谱贴在醒目位置,周一到周五不重样;早餐保证有鸡蛋和两种以上特色面食,中餐和晚餐保证一荤一素一汤,每周至少两次有餐后新鲜水果;烹饪、卫生、储存实现全方位监控……
为了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健康,任城区引进“智慧+餐厅”模式,借助智慧餐厅管理平台,实现食材选购、缴费、点餐、结算、评价和监督各环节网上清晰可见,有效保障全流程监督、全链条透明,将学校食堂“晒”在阳光下。截至目前,任城区已有4个镇街的中学被选为首批试点学校,8000余名学子受惠。
通俗易懂地讲述《论语》《孟子》中的教子格言,细致阐发“要明确教育的目标,不要迷失教育的方向”等“十要十不要”教育理念……任城区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建设,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许多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现在与孩子交流谈心的多了,与教师探讨学生教育的家长多了,而且更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家长也增多了。”济宁市普育回民小学校长沙军深有感触地说。
“好吃不贵,有人情味”,任城区李营街道的“幸福食堂”里,老人们围席而坐,餐前宣讲党的政策理论、老年人保健知识等,餐后听听戏曲、话话家常,畅舒心情,排解寂寞。“孩子都出去打工了,之前我们老两口在家都是做一顿饭,无外乎面条、米饭这种家常饭,但自从村里建了幸福食堂,一天天日子过得可有滋有味了。”75岁的村民张兆苓说。
政府补贴3元,老人交5元,70周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吃到两顿可口的饭菜,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今年以来,仅李营街道5个村,共有290余位老人接受了服务,真正将服务关怀老人、弘扬中华孝道传统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有机结合,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建强阵地让文明之花开遍任城
“全村人、适龄人都到工厂把班上,腰包挣得鼓囊囊……”日前,在任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群众职工之家大讲堂上,山东落子非遗传承人王纪雷正在表演山东落子《奔小康》,通俗易懂的表演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这仅是任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诸多活动的一个缩影。
任城区高度重视平台建设,综合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中国梦”“红色基因传承”“蒲公英之家”为主题,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为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任城区“两中心一平台”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被中宣部列为全国试点。
9月17日10点多,任城区“运河书屋”仙营路店外面车水马龙,里面却安静祥和,一场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制作面塑正在进行,捏、搓、揉、掀,非遗老师们用巧手辅之以工具灵巧地点、切、刻等,各种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