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保国|24年前,老人花100万买下70间房子的明代大院:等我走了留给后人( 二 )


在整个修复过程期间 , 耿保国先是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维修古院的土建以及木结构 , 使得房屋最基本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了保障 , 不至于是“危房” , 而后他又花了十年的时间进行房屋的内部细节维修和装饰 。
耿保国|24年前,老人花100万买下70间房子的明代大院:等我走了留给后人
本文图片

专业的文物修复会要求“修旧如旧”而不是“焕然一新” , 耿保国在修复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这种效果 , 专门请来了解古建筑的木工师傅维修 , 从房屋木结构的榫卯到细致的木窗雕花全部使用老手艺 , 有时他自己也学习古建筑相关知识参与维修 。
由于老宅是建于明末清初时期 , 耿保国在院子里所使用和摆设的一些砖雕、石雕、瓦当 , 也全部都是他一件件淘来的明清时代之前的老物件 , 力求整个院落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细节雕刻都能够在时代风格上和谐统一 。
耿保国|24年前,老人花100万买下70间房子的明代大院:等我走了留给后人
本文图片

如今的浑漆斋大院 , 古朴庄严中焕发着新的活力 , 已经成为平遥古城的一张名片 。
修复后的浑漆斋大院在规格布局上仍然保留着最初的三进两院过道厅的结构 , 整体面貌仿佛在保留有岁月洗礼痕迹的同时又获得了新生 。
耿保国|24年前,老人花100万买下70间房子的明代大院:等我走了留给后人
本文图片

耿保国拍下这座古院时 , 正大门的门楼已经毁坏 , 为了复原这座门楼 , 耿保国几乎走遍了平遥县观察各处的门楼结构以及装饰风格 , 亲自画图、设计、参与修复 , 耗费了四五个月的时间才完工 。
修复完成的正大门门楼上有五个“吉”字 。
【耿保国|24年前,老人花100万买下70间房子的明代大院:等我走了留给后人】代表着吉利、吉祥、吉福、吉瑞和吉庆 , 门楼威严高大 , 彰显着这里曾经的主人的身份 。
耿保国|24年前,老人花100万买下70间房子的明代大院:等我走了留给后人
本文图片

进了门楼之后 , 是第一进院 , 再过去 , 第一进院主人并不会居住使用 , 仅是门房家丁们居住 , 作看家护院功能;
过了二门就是第二进院 , 这里已经属于内院 , 一般是由家里的管家、伙计们居住;
二进院之后是过道厅 , 主人回家之后可在此处稍作停留再回到主院 , 另外还可用于招待客人 , 功能类似于现在的客厅 。
耿保国|24年前,老人花100万买下70间房子的明代大院:等我走了留给后人
本文图片

过道厅之后 , 才是主人居住的第三进主院 , 这里一般不会有外人踏足 , 私密性极强 。
院中有朝南的正房以及东西厢房 , 如今耿保国和老伴居住在正房 , 两个儿子按照过去“兄东弟西”的规矩 , 大儿子住在东厢房 , 小儿子住在西厢房 。
值得一提的是 , 正房的建造风格颇具地方特色 , 是五间窑洞 , 从正面看由七根梁支撑 , 称为“五间七架” 。
耿保国|24年前,老人花100万买下70间房子的明代大院:等我走了留给后人
本文图片

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结构保温性非常好 , 住到里面冬暖夏凉 , 这种结构规制的房子在过去只有有地位、有财力的人才能住得起 。
主院的二楼挂着匾额 , 上题“高山仰止”四个大字 , 这是练习书法数十年的耿保国自己题写的 , 原句出自《诗经·小雅》 , 意为行为正大光明 。
耿保国|24年前,老人花100万买下70间房子的明代大院:等我走了留给后人
本文图片

而“浑漆斋”的牌匾则由余秋雨先生题写 。